风信社资讯
掘金营养健康产业,你需要怎样的机遇和空间?
2018-01-18 00:30 来源:新营养
快节奏、营养化、多样性的国民健康饮食消费需求新变化和新兴产业发展,催生了新需求。我国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改变,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2.4%上升至28%。到203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将至少增加40%。同时,我国仍然存在——饥饿/营养不足、隐性饥饿、肥胖或超重三类营养不良状况。而这些产业和社会变革亟待食品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建立营养导向性的食品加工和生产体系,以全面提升食品在保障公众营养健康中的能力,这也是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2017年会的意义所在。
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全国老龄办2014年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然而,面对真正的“金主”,中国的老年产品市场,特别是老年食品市场显然没有做好准备。抛开传统意义上的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不谈,市场上真正为老年人设计的功能化食品可谓少之又少。而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老年人群的极大困扰。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首席教授、副院长李铎博士针对脂质的研究表明:脂肪能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18:2n-6)和亚麻酸(18:3n-3)。总脂肪和不同脂肪酸成分的脂肪与多种非传染性流行病及其风险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富含20:5n-3、22:5n-3和22:6n-3的深海鱼油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和血压、纠正心率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显著降低乳腺癌、直结肠癌和亚洲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能改善老年痴呆和认知功能,能显著降低炎症。
我国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5%。而与老年人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占到了GDP的8%,约合4万亿人民币。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迫使着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以更富市场前瞻性的创新产品为更多消费者带来健康福音。
精准营养已不仅停留在探索层面
2015年和2016年美国和中国先后正式启动了“精准医学”项目。此外,日本、韩国、荷兰、冰岛、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也都推出大规模人群测序计划,促进“精准医学”的发展。可以预见以健康和预防为主的精准营养”已成为未来全球营养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营养的总体水平显著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状,尤其是与肥胖和多种与营养相关的重大慢病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迅速攀升,这一切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和最主要的经济负担。
正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旭博士所认为的:“随着精准医学项目的推进,精准营养日益成为国际营养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精准营养更为关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测预防,借助多组学的多层次分子信息和新的营养标志物等先进技术,开展更为精准的营养评估诊断和个体化的干预。”
在过去10余年中,通过在前瞻性营养流行病学追踪队列和营养干预研究中结合多组学的先进手段,已经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多个与奶制品、碳水化合物、必须脂肪酸和红肉摄入、环境暴露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和对代谢性疾病的预测作用;通过牵头和参与全球十多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和验证了200多个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与铁、维生素D、多种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位点。并发现了中西方人群在与疾病和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结构方面的差异。
不过,“精准营养在科研领域与转化及商业应用领域都处在早期阶段,与精准医学类似,边研究,边转化,边应用是精准营养科研转化的主要策略。很多新年的技术亟待开发,比如针对个体的快速检测、新的个体健康评价方法,针对健康数据收集与分析的算法,精准营养相关数据库与预测模型,精准营养应用级别的知识图谱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对个体健康,强功效明确机理的保健食品研发。”汤臣倍健科技中心总监张旭光博士介绍作为膳食补充剂领导企业,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在营养领域深耕多年:一面往个性化即精准营养技术研发,横向在往个性化营养产品加服务的概念发展。另一面侧重产品本身的研发战略,其中包括新功能的创新型研发、新原料的应用、功能性产品深入的机理研究等。成为“精准营养”的真正实践。
肠道微生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早已成为中国营养界的“网红”
2016年一篇发表在《Frontiers in genetics》上的题名为“Advances in Gut Microbiome research, opening new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a Western lifestyle”的论文给出了作者认为的健康肠道菌群的标准,其中有三条标准获得了学界的公认。这三条标准分别为:菌群的a-多样性高、双岐杆菌数量丰富、丁酸产生菌数量丰富,丁酸产量高。这是一个似乎比“益生元”的定义和评价标准更加基础和有指导意义的问题,但又是从事“益生元”行业的人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因为假设这个标准存在合理性,那么我们也许就能够依据这个标准为益生元定性了。可以看出,提到肠道微生态就无法绕过益生菌和益生元。
热心肠先生蓝灿辉总结分析了近一年的数据发现,肠道菌群相关代谢机制、肿瘤治疗、脑肠轴以及粪菌移植等是全年热点。在高血压、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明确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研究之外,将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推向因果关系的研究也有了重要进展。食品和营养领域的研究着也在持续关注肠道菌群,尤其是益生元的定义被改写,益生菌、发酵果蔬、个体化营养等都有更多知识积累。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应用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医疗费用和医保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患者本身重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临床上的使用。我国政府为推动和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中国的发展,先后制定颁布相关法规标准。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实施,确立了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的法律地位; 2016年3月10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颁布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特殊医学配方食品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而实际上,作为国内特医行业的领头羊,西安力邦已经不再满足于特医产品本身的研发和生产,科技感成为特医创新的真正驱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数据共享、精准营养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作出了巨大改变。也推动了临床营养诊疗技术及大数据挖掘的提升;特医生产企业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有依据、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生产监控、临床试验效果监测;通过新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可以使临床医生管好病人营养,提高医疗效率。”西安力邦临床营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阳如是说。
BCG观点认为: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全球领先,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国际以及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具有极强的健康意识;73%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升级消费”,为他们认为“更健康”的产品支付溢价,这一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2%;除了希望获得身体上的健康以外,中国消费者还希望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出色的外表,并拥有充沛的精力来维持积极的生活方式。
这一观点与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不谋而合,“投资于健康”可以有效提高劳动力工作年限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人口红利”更多转化为“健康红利”,降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负面影响,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就是掘金营养健康产业的机遇和空间!
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的2017年会中演讲嘉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次展示仅供学习。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饮料的未来由谁引爆?饮料未来之路由谁开辟?
下一篇:营养在线 | 短期体重小幅变化就能影响健康;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可降低宝妈糖尿病风险;首批注册营养技师考试顺利进行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