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社资讯

引领全球营养与美味

2016-03-30 22:47   来源:新营养

全球营养与美味解决方案的引领者,来自爱尔兰的凯爱瑞集团日前参加了第20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暨第26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FIC)。以“风味、营养、科技”为主题,凯爱瑞重磅推出一系列业界领先的产品和方案——从芝士、乳化剂、调味料到酵母、Wellmune等主题产品,再到乳品类、烘焙类、营养类等相关应用,凯爱瑞为食品、饮料与医药类行业带来全方位依托于先进技术的风味与营养系统及功能性配料和活性物质产品组合,以及富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这是凯爱瑞中国连续第14次参加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

美味和营养

凯爱瑞中国区总经理蒋旭斌先生表示:“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将得到提升,食品产业未来发展将由过去的‘数量驱动’逐渐转化为‘价值驱动’,由量向质转换,这对食品行业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凯爱瑞深谙当前食品行业面临的挑战,正持续完善一系列兼顾营养和美味的创新技术,为广大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jxb

凯爱瑞中国区总经理蒋旭斌

新营养xinyingyang.com:凯爱瑞努力要把“美味和营养”带给中国的消费者,请问凯爱瑞如何将产品与研发融入中国的食品消费理念与习惯之中?并有哪些技术优势?

蒋旭斌:秉承凯爱瑞悠长的传统,凯爱瑞中国致力于为中国的国内客户打造、优化各类食品饮料的风味和营养组合,为客户提供口味纯正、全天然营养的功能性配料及基于配料的乳品及咸味产品、谷物及甜味产品、饮料和营养的技术、产品和综合应用方案。迎合适宜中国人的饮食消费习惯,创造并应用符合中国食品特色的技术一直是凯爱瑞中国的努力方向。同时,凯爱瑞通过掌握全球新型的行业发展趋势,为中国本地企业提供满足消费者口味和营养需求的理念及产品。相信很多食品饮品产品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的首选。

凯爱瑞拥有强大的团队,这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优势。从市场和消费者洞察团队到我们的研发与销售团队,全部都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凭借我们领先的创新和产品研发专业技术,包括市场与消费者洞察、烹饪与应用专业技术、合作与定制加工技术,我们将不断增加配料的营养价值,并不断地为我们的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

共享全球科技资源

在本次展会上,凯爱瑞隆重推出了集团潜心研发的融合营养和美味科技的食品、饮料及医药类产品和方案。在展会的新品论坛上举行的两场新品报告会,“Wellmune, 让婴幼儿拥有健康的免疫系统”及“芝士应用的挑战与机遇”则充分展示凯爱瑞站在产品与技术创新尖端的前沿与魄力。参加这次展会,凯爱瑞不仅为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一场融合风味、营养和科技的味觉盛宴,更通过各种前瞻性理念分享和美味互动呈现了全球食品营养科技的发展趋势。

凯爱瑞在乳品配料与营养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实力及技术。目前,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乳业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凯爱瑞中国区营养部副总裁白雪松表示,“我们希望能够与中国企业共享全球最先进的乳业科技资源,把世界最前沿的乳制品营养原料和母乳营养研究成果及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食品技术等方面带到中国,提供高品质奶粉。我们愿意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互助互利,共同推动中国市场向‘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转型与增长,为中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营养’与‘新活力’。”

bxs

凯爱瑞中国区营养部副总裁白雪松

新营养xinyingyang.com:凯爱瑞作为全球食品配料行业领先的公司,一直以先进的技术和科研能力立足全球市场,在中国乳制品安全及影响问题广受社会关注,面对这样的环境,凯爱瑞有哪些应对市场变化的创新,具体成果表现在哪些方面?

白雪松:消费者不仅依赖乳品产品以满足营养的需求,同时也希望拥有独特与美味的口感享。40多年来,凯爱瑞一直处于乳品技术开发的领先地位。我们为客户提供定制的独特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独特的加工需求和市场需求。

迎合适宜中国人的饮食消费习惯,创造并应用符合中国食品特色的技术一直是凯爱瑞中国的努力方向。蒋旭斌总经理表示,“凯爱瑞中国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的国内客户打造、优化各类食品饮料的营养和美味组合,为中国本地企业提供满足消费者口味和营养需求的理念及产品。凯爱瑞希望能够将更多的‘营养和美味’带给中国的消费者。”针对一直被热议的食品安全问题,蒋旭斌总经理则表示,“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是凯爱瑞的根本出发点。进入中国近二十年来,作为一家有具有责任和担当的行业领军企业,凯爱瑞将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确保原材料采购规程可靠、保障食品供应链源头和上游的基础,让消费者吃的放心、吃的安心。”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创新·引领 站在大健康的最前沿
下一篇:放缓之下,转型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