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社资讯

试看肠道微生态百家争鸣时代,谁主浮沉?--对话2024中国科促会微生态医疗专委会第2届新营养科学大会

2024-12-17 14:27   来源:新营养

 当前,肠道微生态领域正迎来一个群雄逐鹿的繁荣时期。得益于政策的扶持、技术的巨大进步、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竞争态势的多样化,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蓬勃发展,然而也面临技术创新疲软、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困境和挑战。在当前繁荣的情况下,如何让行业实现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是业界人士需共同思考的课题。

2024年12月12日,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微生态医疗专业委员会携手新营养在深圳举办2024中国科促会微生态医疗专委会第2届新营养科学大会。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促会微生态医疗专委会秘书长张建浩;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药械转化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微生态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令西;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儿科医师、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微生态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冼雄辉;新营养/营养盒子/竞合岛创始人、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肠道微生态与制品专委会副秘书长常志远;新营养合伙人/执行副主编张志莺做客圆桌论坛,探讨肠道微生态百家争鸣时代,谁主浮沉?

(以下内容根据参与论坛专家发言归纳整理)

1. 国内肠道微生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百家争鸣时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2018年国家正式启动肠道微生物系统研究项目至今,中国肠道微生态产业已从空白起步,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已成为大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从市场规模与增长、政策推动与支持、技术进步与创新、企业竞争与多元化以及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认知等多个方面,已表明肠道微生态行业已经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1)市场规模。中国肠道微生态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已经占据全球的15%以上,且增速较快。在2020年,我国微生态健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199.2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8.3%;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1431.1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7.5%。

(2)政策支持。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需加速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并推动精准营养食品的创新开发。同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重点研发项目《益生菌健康功能与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食品营养代谢机理研究》,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集结了国内众多顶尖的研究机构与专家团队,为肠道微生态产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关于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均着重强调,在微生态健康领域需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以促进该行业的持续进步与转型升级。

(3)技术发展及潜在的医疗希望。微生物组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让肠道微生物组成为全球科研界备受瞩目的研究焦点。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运用,让迅速且精确地鉴定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基因构成落地生根,为深入探索肠道微生物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体微生态与健康的相关性、破解目前尚未有效治疗方案的疾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4)企业竞争与多元化。近年来无数企业先后涉足微生态行业,涵盖了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行业的产品种类层出不穷且日益丰富,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肠菌检测、菌群转移产品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推动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然而,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某一品类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在“菌的含量”这一特定方面,企业陷入了无休止的“内卷”之中,而忽视了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另辟蹊径来开拓新领域并实现应用的重要性。

(5)消费者思想的转变。社会、经济以及教育的发展,让消费者已经不单单追求温饱而是追求身体的健康以及高质量的生活。发达的网络、社交媒体以及公众科普的触达,提高公众对肠道健康以及微生态的认识,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消费需求,需求推动供给,带来了市场的繁荣。

2. 行业协会、企业、从业者如何应对百家争鸣的行业环境?

行业协会、企业及从业者需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标准、技术创新、市场定位、品牌建设、持续学习及诚信经营等措施,共同应对微生态行业的多元化与竞争挑战,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范者,需积极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为市场提供清晰的指引。通过组织各类交流与合作活动,行业协会不仅能够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进步,还能加强行业内部的监管与自律,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与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成为关键。企业应专注于微生态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和差异化产品研发,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精准定位市场,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加强品牌建设,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业者在微生态行业的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行业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紧跟行业动态,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积极地参与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为从业者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实践机会,共同探索微生态应用的新领域。同时,从业者应坚守诚信原则,拒绝参与任何虚假宣传或不正当竞争行为,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3. “产学研用”如何助推微生态行业的发展壮大?

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依靠单个个体“单打独斗”“白手起家”已成为历史。一个行业要发展壮大并形成具备竞争力的产业,是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1)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是微生态行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通过设立专注于微生态领域的产业基金,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为行业内的创新项目和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不仅有助于推动微生态产品的创新和升级,还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产业基金还可以为微生态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加速其成长和扩张。

(2)搭建平台。构建研发平台、技术转化平台、服务应用平台等行之有效的实用性平台对于整合行业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平台还可以推动“产学研用”各方的紧密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速微生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人才体系。人才是微生态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搭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不同类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5)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动微生态行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的定心丸。

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搭建平台、构建人才体系和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加速微生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和竞争优势。

4. 特殊人群,以儿童为例,微生态如何应用?

现阶段,儿童健康面临着多方面的健康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疾病类型,过敏、早熟、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尤为突出。由于儿童成长发育的特殊性,其治疗方式有别于成年人且更为独特。以肥胖为例,儿童的治疗要做到“即增又减”,在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又不能使营养过剩增加肥胖的风险。

面对这些健康问题,微生态治疗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微生态治疗通过调节儿童体内的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过敏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同时,微生态治疗还能够促进儿童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儿童免疫力,为儿童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因此,微生态治疗在儿童健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5. 人体肠道微生态行业应用方向及前景。

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涉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个性化医疗、合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取得更多的进展和突破。

在疾病预防上,通过对肠道微生态监测与调控,预测潜在的疾病风险,对肥胖、糖尿病等疾病进行提前干预。以粪菌移植为代表的微生态医疗技术在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肠病已显现其优势。此外,在肿瘤辅助治疗、精神类疾病等的治疗中也有应用潜力。

在健康管理领域,基于肠道微生态的检测可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衰老程度等。根据检测结果定制个性化的饮食、益生菌、益生元补充等干预措施,能够改善肠道环境,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如缓解便秘、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问题,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过敏反应等。

从发展前景来看,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等不断发展,能够更加深入、精准地解析肠道微生态的组成与功能,从而开发出更为有效的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及合生元产品。并且,智能化健康管理系统将整合肠道微生态数据,实现长期、动态的健康监测与个性化干预方案的实时调整,使肠道微生态健康管理更加科学、便捷、高效,为人类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与支持。

寄语

张建浩 秘书长

会后,中国科促会微生态医疗专委会秘书长张建浩表示,肠道微生态虽已进入百家争鸣时代,但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希望看到的不是一方独占鳌头主浮沉,我希望行业从业者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行业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繁荣局面!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广大健康原辅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相关描述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产研融合,“创”见未来, 2024新营养第二届科学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