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社资讯

新植物 | 从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和纪录片《追眠记》来看,中国人的睡眠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人参、γ-氨基丁酸、茶氨酸等能解决吗?

2019-06-01 00:42   来源:新营养

一提起癌症,给人的印象总是命不久矣,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的抗癌经历却给了人们很多启示。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李开复绝对算是人生大赢家了。

学业方面,人家打小就被母亲送去美国念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两所世界名校就读。27岁就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系博士,当年还被《商业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学创新奖”。

博士毕业后,李开复先后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事业可谓步步为营、越升越高。

此外,他还凭借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成功荣获“中国青年导师”的美誉,成为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再后来,他创办了专门为创业者服务的创新工场,转身成为中国创业者的导师,名噪一时。

就在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2013年,52岁的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公开对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已经放下工作接受治疗。经过17个月的治疗后身体恢复健康,在2015年6月30日,李开复发微博表示,“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自己已经完全康复,肿瘤消失。

经过一场跟癌症的近身搏斗,李开复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书中提到,有个记者曾将采访我,听说我几十年如一日,十一点上床,五点起床,不看电视、不做运动,在文章里恭维我自制又规律,跟计算机服务器一样,永远在精准、高速地运转。其实外界只是看到我对职业生涯的拼命与投入,没看到我该睡的时候睡不着,想睡的时候又不能睡。很长一段时间,我白天靠喝咖啡提神,晚上吃安眠药才能睡着。虽然每天看起来都是神采奕奕,但心中却是疲惫不堪,非常劳累。

因此在康复之后,他多次在媒体平台表示从患癌到肿瘤消失,睡眠是增强免疫力的最好的方法,充足的睡眠对于预防或限制肿瘤生长有广泛作用。或许有人可能会认为李开复可能只是个例,但是纪录片《追眠记》却直白的告诉我们,“睡不好”似乎已经成了每个中国人的通疾。

睡眠,难眠者生活的奢侈品

过去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的我们却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睡眠是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堪称国产最佳的“失眠”纪录片《追眠记》,耗时两年时间,采访50多组人物,直观向我们呈现了中国人“集体缺觉”的现象:无论你睡得多晚,都有人比你睡得更晚;无论你多难入睡,都有人更难入睡。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睡眠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为了生活的奢侈品。纪录片通过镜头呈现了当下三种睡眠问题:不能睡、不想睡和睡不着。

其中对“不能睡”的群体来说,最大的困扰是受职业所累。新闻工作者、印刷工、建筑工人、搬运工、保安、送报员、送牛奶、菜场大妈、公交司机、白领、商场职员、厨师、调酒师、IT男、职业经理人……我们发现把不同职业睡眠开始时间串联起来,就构成了现代社会24小时的职业圈。

例如纪录片当中,48岁的秦师傅和46岁的孙师傅,是货车司机,经常开夜车赶路,就算可以轮流驾驶,睡眠基本在每天2-3小时。拍摄过程中两位师傅需要从山东威海赶到浙江余姚,1200公里,开车16个小时,但是拍摄中遇到其中一桶鱼油全部漏光的特殊情况,两个师傅因为漏油担心路政拦车,避开服务区选择通宵开车。

救死扶伤的医生群体也被列入了失眠大军中。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总医师陈长城,工作5年,岗位属于一线医生,他坐诊时大概一天看100个病人,做手术时有7台手术。

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查房、值班、抢救,基本全年无休,而且每四天还需当值一个三十多小时的大夜班,随时待命。

职业的特殊性让那些人被动失眠,而来自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总监南希则选择“主动失眠”,这是因为作为女强人的她希望完美的平衡事业和家庭。

因此在怀孕时为了工作有时也只睡三小时,她表示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工作上。

除了不能睡和不想睡外,睡不着或许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睡眠问题。年轻人焦虑工作,中年人焦虑生活、老年人焦虑子女,失眠人群的年龄跨度也从进入退休状态的“50后”到年轻的“90后”,都存在一定的睡眠质量问题。

失眠者独白:不是我不想睡,而是我睡不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觉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

睡觉是精力恢复、免疫调节、记忆整合、内分泌调控的必需要素。它和饥饿、口渴一样,是我们不可消灭的生理需要。睡觉人人都会,但是睡个好觉,并不简单。越来越多人抱怨,怎么睡了一觉之后,觉得自己睡了假觉?

中国睡眠研究协会也在《睡眠白皮书》中指出,失眠、倒班工作和发作性睡病等睡眠疾病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犯错几率增加,整体生产力下降;还会加重已有病症,失眠人群的交通事故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群。那什么杀死了我们的睡眠呢?引起睡眠问题的因素很多,精神障碍是首要原因。同时睡眠障碍也会引起很多的精神障碍,比如:抑郁、焦虑等,进而更进一步引起其他的健康问题。

2017年初亚马逊中国也围绕中国人的睡眠时长、睡眠习惯以及睡眠质量等睡眠情况展开了更深一度的调查,调查结果让人担忧:50、60、70后睡眠时间在8-10小时的占比分别为8.33%、14.29%、14.09%,而正处在身体力强年龄段的80、90后的睡眠时间,则普遍在5-8小时之间,比平均睡眠时间最长的国家——阿根廷人平均每天要睡10小时16分钟,要少得多。

医学证据显示,连续两星期每天睡眠不足七小时的人,感冒的风险是睡满八小时的人的三倍。而且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在短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罹癌的概率也大大提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会花了六年时间对100万名年龄介于30岁到102岁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睡眠时间在6.5—7.4小时之间,死亡率最低,而少于4.5小时或高于9.4小时,死亡率明显增高。

中医告诉我们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当晚睡已经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时,亚健康已经悄悄的接近了我们身边,所以我们对于健康的重视,也要关注自己的睡眠质量。如今,睡得好才是真的好,只可惜不仅是个人,连社会都没有开始重视这一问题。

也许一部《追眠记》未必能给出我们解决失眠的答案,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开始重视睡眠,选择传世恬梦开始。

传世恬梦:喝出好睡眠!

益倍生物的科学家团队以传统经方为基础,运营现代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了经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相关疾病及作用生物通路。结果筛选到159种活性成分,174个与睡眠障碍相关的靶点,靶点对应主要生物通路10条,反映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传世恬梦固体冲饮。

传世恬梦固体冲饮中含有人参、酸枣仁、茯苓、百合、淡竹叶、γ-氨基丁酸、茶氨酸、玉竹等成分。其中载于明代《寿世保元·不寐》中的“高枕无忧散”,就是由人参、茯苓、酸枣仁等中药材组成,用于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γ-氨基丁酸(GABA)和茶氨酸被证明对睡眠行为具有协同作用,显著降低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大脑中GABA和/或谷氨酸受体的表达来介导的。

TransAge® 传世恬梦采用独有专利的间歇式微波萃取技术提纯,并以领先的制剂包埋技术,以保证植物营养的新鲜纯净、完好无损,同时也保障植物中的所有活性成分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及利用。

饮料中主要上细腻的深黄色粉末,温水冲开,淡淡的植物香气,微甜的天然口感,清新的手绘包装,为失眠人群提供全面高效的轻松睡眠体验。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无论您是做儿童营养、代餐,还是解酒类产品, 新品“扑街”,一定是因为没有抓住消费者的真正痛点
下一篇:在亚洲国际营养保健食品展发掘亚太营养保健食品趋势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