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资讯

《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发布

2022-06-17 08:32   来源:新营养

6月16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江南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9家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发布。

近年来,益生菌概念逐渐被公众所认知,并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产业极速发展的背后,相关标准对益生菌市场进行规范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2021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院士、专家及业内主要企业代表共同立项制定《食品用益生菌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团体标准,促进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伊利作为重要的参与企业之一,全程积极参与《通则》的制定过程。

在《通则》发布会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徐进研究员对《通则》进行解读,核心内容围绕益生菌术语与定义、基本要求、菌株水平研究与评价、食品安全及质量要求、标签、存储、运输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活的”、“摄取足够数量”和“健康有益”是益生菌的特征性要求。《通则》提出了“推荐保质期内益生菌活菌数量≥107CFU/g(mL),如科学证明达到预期效果所需的数量少于上述推荐量,则可使用经科学证明的活菌数量”。明确了益生菌产品量化品质要求,给优良益生菌产品带来了脱颖而出的机遇。同时,《通则》指出益生菌要在聚焦在菌株水平进行评价。

《通则》为益生菌行业第一个完整产业链的标准,从上游(包含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菌株水平研究及评价)到中游(包含生产规范、食品安全及质量要求)乃至下游(包含产品标签、贮存和运输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使益生菌产业发展有标准可依,还使其整个产业链更具系统性。

在以“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益生菌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博士表示,“伊利高度重视益生菌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全程积极参与《通则》的制定过程。《通则》对菌株鉴定规定“基于表型和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到株水平”,这不仅为拥有大量菌株的上游企业进行保护提供了参照要求,对于拥有专利菌种的终端企业用户,比如伊利多年打造的专属菌株乳双歧杆菌BL-99、副干酪乳杆菌K56和ET-22,也有一些企业有独家授权使用的知名菌株,都可以参照建立系统的“株”水平鉴定,为菌株质量控制、菌株知识产权保护都有好处。”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实现菌种本土化,疏通科技成果转化通路,一直是我国益生菌产业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多年来,伊利始终走在益生菌行业发展前列,不断推出如乳双歧杆菌BL-99,副干酪乳杆菌K56和ET-22等来源于中国本土、具有中国专利认证的益生菌菌株。伊利一直致力于与益生菌研究的行业专家、科研院所、菌种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布局并深耕益生菌的开发和相关研究,为行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伊利将继续加强益生菌功能性开发及应用,完善产业布局,激发行业发展的更大活力。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益生菌细分领域迎来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下一篇: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看ADM如何在中国市场开创“三生万物”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