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资讯

益菌产业新疆域:类生元® (专利后生元Postbiotics)

2021-12-21 15:01   来源:新营养

后生元时代来临,打开益菌产品新格局

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于2021年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后生元(Postbiotics)的最新定义,声明后生元为有益人类健康的益生菌菌体或代谢产物(图1)。而后生元之所以成为众所瞩目的话题,可从国内益菌产业的趋势看出些端倪。

(一)益生菌固体饮料内卷严重

益生菌产业历史悠久,历经三代演进,最早的益菌1.0「补好菌」单纯补充对宿主有益的「益生菌」,尔后升级到国内多数固体饮料产品的主流,益菌2.0「养好菌」复配好菌的食物益生元帮助好菌茁壮。然而面对菌丛紊乱的内在环境,好菌要定殖扎根、成长茁壮、发挥作用其实并不容易,效力将影响消费者回购率,多数厂商多着重益菌2.0固体饮料开发,产品同质性高彼此竞争激烈,若又缺乏忠实客户回购或将导致市场严重内卷;想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一个能够调节菌群的元素,给予好菌良好的生长环境,这就是新一代的益菌3.0「顾好菌」概念,而近期科学期刊热议的后生元就是顾好菌的担当之一。

(二)益生菌功能性零食袭卷市场

朋克养生市场的崛起,让养生不限于保健食品,好吃有趣的功能性零食饮料更吸引具有庞大消费力的Z世代族群,在最初0糖、0脂、0卡的基础上;象征健康且功能多元的益生菌成为各厂家升级的首选。但益生菌怕酸、怕热的天性,使其在功能性零食饮料的开发上受阻。因此,经热封工艺而得的耐加工、免冷藏灭活乳酸菌(后生元),成为突围的利器,于是许多益生菌厂家纷纷加入开发后生元的行列。

与众不同的类生元®(专利后生元Postbiotics)!

然而生产优质后生元的技术门槛其实很高,多数人在一知半解的状况下误将未经特殊工艺处理的死菌,或将菌的培养液直接干燥成的粗糙代谢废物都当成后生元。后生元领跑者上海创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筛选活性成分特殊且含量高的次世代专属注册菌株(图2),如日本的L-137植物乳酸菌、LM-1004享受乳酸菌、比菲德氏龙根菌CBR-108、乳酸杆菌SNK等,再利用先进次世代优化、热封稳定及ProbioAid™专利抗凝集技术,打造出的类生元®(专利后生元)比原始益生菌及一般后生元更耐酸、耐热、耐久存、活性因子浓度更高,因此生物利用性及功能都更强(图3),特此称之为「类生元®(专利后生元)」。

类生元®(专利后生元)让好菌更好、零食饮料更优

遵循专属注册菌株及特殊专利热封工艺两大条件,上海创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选四款类生元®(专利后生元)
(1)日本L-137®专利热封型乳酸菌/玻尿酸乳酸菌
(2)ProbioAid™ LM-1004专利增强型享受乳酸菌 
(3)ProbioAid™ CBR-108专利增强型比菲德氏菌
(4)ProbioAid™ SNK专利增强型乳酸杆菌

不同于普通后生元,类生元®(专利后生元)是能够发挥「顾好菌」并达成类生元® (先顾)+益生菌(再补)+益生元(后养)的三强联合益生新体系「Probiogenics益生联®」。将内在环境想象为一个维持健康的果园,类生元®、益生菌、益生元在果园中各司其职(图4)。

先顾─类生元®(专利后生元)(园丁):可稳定、快效先整顿内在环境,在好菌扎根前清除杂菌,减少与好菌竞争地盘,分食养分。

再补─益生菌(树苗):唯有好的生长条件,才能让好菌安心定殖,快速生长。

后养─益生元(肥料):树苗要成长茁壮,必须有充足的营养,益生菌也是一样,科学证实益生元是让益生菌强壮的特殊养分,倘若在菌丛生态失衡的状态下对益生菌施肥,恐怕事倍功半。

在应用方面,类生元®(专利后生元)具备良好的耐酸、耐热、耐久存、耐加工等优质特性(图5),以下表的日本L-137®专利热封型乳酸菌与ProbioAid™ LM-1004专利增强型享受乳酸菌为例,L-137®专利热封型乳酸菌在饮品中活性不灭,已被国内外的饮料大厂使用;ProbioAid™ LM-1004则可耐压10,000公斤,适合用于各种零食或健身能量棒 (图6)。

图6:类生元®​(专利后生元)的功能性零食饮料成功案例

结论

复盘国内益生菌产业,从照顾全家人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到Z世代的朋克养生功能性零食,类生元®(专利后生元)的先天优势为其未来的广阔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助力厂商提升竞争力、摆脱行业内卷、打造差异化爆品?类生元®(专利后生元)或许会成为首选!

参考文献:
1.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1, 1-19.
2. 后生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3. 专利 : JP-2011019404
4. 专利 : CN-101720935
5. 专利 : KR-101794635
6.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2, 76: 918-922.
7. Microbiol Immunol 2010, 54: 143–151.
8.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19, 22: 896-906.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赛道拥挤?景岳抢占灭活益生菌腹地,玩出新花样
下一篇:决胜益生菌“未来战场”:不止于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