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资讯
肠道微生态为何如此备受关注?
2020-04-18 04:46 来源:新营养
其实人类一直都关注着身体健康,但却并未找到其中的关键之处。比如古埃及人,他们非常关注身体的各部分,认为在来生会用到,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些部位。尽管他们非常小心地保存着胃、肺、肝等器官,但是他们却把大脑扔掉了。这其实也符合逻辑,大脑究竟能为我们做什么呢?当时的古埃及人对此一无所知。但是请想一下,如果我们身体里有一个被忽略的器官,和大脑有着同样的重量,而且和我们是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对它却不甚了解,也并未重视过它。而如今通过新的科学进步,我们能够开始去理解它对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重要性。你难道不想多了解它一些么?事实是,我们真的有那样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肠道,或说肠道微生物。
“看不见的肠道微生物” VS “看得见的健康”
科学的进步让我们有机会把“看不见的肠道微生物”和“看得见的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领域如此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援引2015年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的原句“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存而共生,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参与机体代谢、能量平衡以及免疫调节等,目前认为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人体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态有着不同的构成和功能,受多种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和饮食结构等影响。胃肠道不同部位细菌谱的构成和相应的代谢特征参与维持人的健康。阐述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微生态重要特性,对研究人类健康和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堪称身体最劳累的器官——每天不停地消化、吸收食物,以提供足够的养分。而它的功能还远不止此——它还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约有400多种菌群,100兆的细菌生活其中。此外,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1000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接近于1×1013-1×1014CFU(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指单位体积中的细菌群落总数)。肠道内的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结肠内,其中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1×1012CFU。所以说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最庞大、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一点也不为过。
细菌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艾兰纳·柯琳在她的书中提到“你的细菌决定你爱吃的东西,你的直觉来自细菌的感觉”。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细菌对宿主的健康与营养确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正常情况下,人体选择性地让某些微生物定植于肠道,并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营养,而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重要作用。甚至有研究指出,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
病从口入 VS “药”在肠中
常言道:“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都是从嘴里吃进去的,并且细菌进入人体各处主要途径就是肠道。不难想象,肠道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的活动性。这些病菌就会受到肠内有益菌群的抵抗,不能在短时间内侵入人体其他的循环,很快就随着大小便等其他途径排出体外,使人不易生病。
自愈能力方面,肠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实际上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如果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的!而这一万多种‘药’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在肠道中。一般的疾病靠这些‘药’完全就可以治愈”。更何况,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统,如肝、血清、淋巴系统等。都需要肠道提供的营养来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运动支持着整个生命活动一点也不为过。
也正是由于肠道的功能如此强大,所以,由其引发的病症种类也最为常见,相关患病人群的数量也就自然高居其他病症的榜首。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表现为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移位和生物学特性上的变化。临床上按照“失衡的程度”把肠道菌群失衡分为三度:一度失衡也称潜伏型微生态失衡,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菌群组成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为可逆性改变,祛除病因后可自行恢复;二度失衡又称局限微生态失衡,不可逆,在临床上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三度失衡,也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肠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菌过度繁殖,临床表现为病情急且重,多发生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糖皮质激素、受到射线照射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生活方式 VS 肠道健康
剖析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发现肠道问题并非无缘无故找上门来,而是和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锻炼习惯等诸多因素相关。相关调查显示,16%的人经常在外就餐,12%的人饥一顿饱一顿,8%的人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在外就餐容易导致摄入的油和盐过多,挑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饥一顿饱一顿又会给肠道和胃造成负担。
除饮食之外,现代人还有诸如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一项针对网友的调查显示,52%的网友有吸烟的习惯,43.5%的网友有饮酒习惯。因为工作繁忙,很多人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精力去锻炼身体,竟有33%的网友称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的网友只占16.73%。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作息时间不规律、工作或生活压力大,造成了肠道不健康的问题,且变得暴躁、易怒、情绪低落。
外部因素也会影响肠道健康,长时间使用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会造成肠道不循环,进而影响肠道健康。如今的白领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且长期处于空调房等密闭环境中、空气不流通,这些原因都会影响肠道的健康。
现代人面临如此多的肠道问题,但是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36%的网友只会在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关注这个问题,25%的网友基本不重视肠道健康。在肠道健康出现问题时,“自己找点药吃”成了首选,也有部分人会通过饮食和锻炼来调理,只有15%的人会去医院找大夫看病。
从上文可以看出,肠道健康问题普遍存在,肠道健康关乎营养吸收、消化食物、情绪控制和免疫等诸多功能,一旦肠道出现问题,人体健康必将受到影响。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及方式决定了肠道健康问题必将长期存在。
“益生万物” VS 产业浪潮
肠道健康相关疾病的多发给整个健康营养领域带来了机遇,正如全球新型功能性食品及饮料的功能比例所示,肠道功能调节类产品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综合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可以发现,目前,调节肠道功能的健康配料主要有益生菌、益生元和膳食纤维等。
在全球范围内,一场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热潮呼啸而来。早在2017年市场调研机构BCC Research公司指出,在未来5年中,整个益生菌市场的规模将会增长到160亿美元,到未来的10年末达到500亿美元,其复合增长率为8%。而亚太地区市场将超越世界上所有地区,2020年,其市场价值将增加到19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3%。中国的益生菌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尽管比发达国家晚十年左右,但发展速度较快,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近年来中国益生菌产品以每年平均增长超15%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2014年全国的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23亿元。
益生菌通常指的是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它们有助于增强和保持肠道的自然平衡,这也是对全身健康和免疫系统十分重要的平衡。1989年,英国福勒博士(Dr.Roy Fuller)把益生菌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强调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其死菌和代谢产物则不包括在内。1992年,福勒博士又对益生菌作了更详细的描述,认为作为活微生物制剂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①益生菌必须具有存活能力,并能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②在使用和贮存期间,应保持存活状态和稳定;③在肠内或其他生存环境内具有存活能力(不一定繁殖);④必须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⑤无毒、无害、安全、无不良反应。
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常见的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从安全角度考虑,目前工业用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健康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益生菌已被发现了很多年,但其对人体功能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渐广泛。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益生菌主要应用于乳制品中。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已经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而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在我国仍未广泛普及,但在美国,该类产品每年都在以10-20%的速度在增长。以益生菌为主料的膳食补充剂包括多种不同的产品种类,如粉包、胶囊、液体、片剂以及其他形式。
除了益生菌市场,益生元领域同样一派繁荣景象。研究机构Zion Research2015年发布的全球益生元市场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益生元市场容量是625千吨,市值大约是30亿美元。来自Global Market Insights2016年的分析报告称,2015年益生元市场大小为33.1亿美元。而研究与市场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美通社2016年8月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指出,预计从2016年到2025年,益生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4%,到2025年益生元市场市值将会达到106亿美元。
“益生起点” VS 新品频出
益生元则通常是指不易被消化的食品成分,通过选择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物质。它就像是有益菌的食物,能促进体内有益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大多数商业用益生元为寡糖和膳食纤维,如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抗性糊精、低聚木糖和聚葡萄糖等,它们都具有健康肠道的作用。
含有益生元和膳食纤维的功能性产品主要有酸奶、乳饮料等。这些产品能帮助消化。便秘患者长期饮用,可以慢慢调节肠道,缓解和辅助治疗便秘。另外,益生元和膳食纤维还被广泛应用于焙烤食品、谷物早餐、婴幼儿食品等。虽然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对于益生元的宣传力度较小,所以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不如益生菌高。其实益生元促进肠道健康已获得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支持,益生元的市场与益生菌类似,正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食品中添加的益生元和膳食纤维主要是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抗性糊精、低聚木糖和聚葡萄糖,它们主要应用于酸奶、谷物早餐、果汁和软饮料、焙烤食品、冷冻甜点等产品中。
作为全球功能食品市场主要的驱动力之一,肠道健康方面推出的新产品数量继续大幅增长,其中乳制品以41%的市场份额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在乳制品中,酸奶以26%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优酪乳和发酵饮料以12%紧随其后。此外,与肠道健康相关的高纤维类产品尤其是谷物产品(早餐谷物和谷物棒)和烘焙产品也成为了推动市场发展的主力军。与此相对应的可应用于其中的创新健康配料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个性定制 VS 精准营养
站在微生态的角度回望我们在学术及临床上取得的成果着实令人欣慰,但放大到整个微生态健康产业,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营养产业,特别是肠道微生态产业又应如何解决普通消费者的个性化健康诉求呢?
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互联网推手使得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过度。与之相对应,消费者的营养需求也更加细分化、个性化,原有的营养产业产品体系和渠道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营养需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产业在内的营养产业逐渐开始从标准化产品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发展,同时,与产品相匹配的全过程个性化服务也在不断深入推进。
300多年前,列文虎克首次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也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自此以后,人类在认识自身的道路上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很多我们过去无法找到“源头”的健康问题,似乎可以通过微生物得到合理解释,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用微生态制剂等方式作用于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以期改善身体,重塑健康。
2020年不平凡的时期,又将肠道微生态推向了健康潮流发展的潮头,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如果以微生物为“原点”,微生态健康产业的“半径”将随着各方的持续投入而不断延伸,面对持续增长的肠道微生态市场,你准备好加入了吗?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喜茶推出补水纤体瓶新品、
数据 / 观察 · 11-25
新营养周报 | 可可满分推出桂馥椰乳茶新
数据 / 观察 · 11-18
新营养周报 | 优乐美推出五白奶茶新品、A
数据 / 观察 · 11-11
聚焦科学,为行业发展带来新动向 | 2024
风信社 ·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