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资讯
第六个中国便秘日:便秘根源在肠道 肠道健康是根本
2019-03-29 08:02 来源:新营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2014年起,每年的3月28日被中国医师协会设立为“中国便秘日”。今年的“中国便秘日”我们想和您聊聊便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便秘患病率为3%-17.6%,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高达22%。男女患病率之比最高达1:4.5,而且正逐年上升。为什么便秘会成为困扰国人的一大顽疾?我们恐怕还要从肠道健康来谈起。
肠道:生命的母亲河
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曾说,“人的疾病来源肠道”。据估计,如今消化道对人体所有疾病的贡献率在65%以上。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云生更是形象的把肠道比喻成生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尼罗江等这些河流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河,是因为它们已经孕育了人类,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摇篮。人的一生90%的营养和能量需要由消化道来供应,不仅如此它还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干细胞系统和微生态系统。
肠道蕴藏着巨大的空间,估计面积可达到200~300平方米。其中还有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70%的免疫系统都在消化道。同时,消化道还有自己的神经系统,大约有1亿个神经细胞。消化道微生物系统约占人体微生物系统的80%,对人体影响最大。消化道的每一个部位——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都有自己的微生物居民,而且是不一样的。仅细菌而言都有1000多种,是人体细胞数目的10倍,基因数量更是人体的100~150倍;消化道的病毒(噬菌体)更是庞大,可能是细菌数目的10倍。因此,把肠道比作人类身体内的母亲河一点也不为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试想,如果黄河、长江河道淤积或者河床干涸,那么整个中国的半壁江山可能都会被洪涝/旱灾所影响。房田尽毁、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所以从古至今,人们想尽一起办法疏通河道、平时也要筑堤清淤防患未然。而我们却没有像爱护母亲河一样的爱护我们自身的肠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肠道受到的来自各方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特别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了各种肠道疾病的产生,而便秘只是其中发生概率大、增长速度快的一种。
肠道“丛林”里的“大树细菌”
因此,要想守护健康、拒绝便秘就要从守护人体内的母亲河肠道做起。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来守护?从何处着手呢?著名学者,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用强有力的科学证据告诉我们,要像保护亚马逊雨林一样保护好我们的肠道生态系统。
有读者问,刚刚还说肠道是我们的母亲河,怎么转眼间又出来个亚马逊雨林呢?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体系实际上却并不矛盾。母亲河也好,亚马逊雨林也罢,都有自己完整的生态系统,长江、黄河生态系统的平衡关乎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走向,而亚马逊雨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则关系到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再回到肠道健康上来,如果肠道这个人体重要的生态系统“失守”,那么便秘只是表象,是开始,整个人体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解决便秘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健康问题,根本还要从肠道健康入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一点上,赵立平教授认为,巴西热带雨林沿着蜿蜒了几百公里的亚马逊河,河的两岸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但是只要把树砍掉,森林就退化了。人的肠道有几十米长,也是蜿蜿蜒蜒,里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菌,它的复杂程度是一点也不亚于巴西热带雨林。肠道里也有像大树一样的细菌,这些细菌就是短链脂肪酸产生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短链脂肪酸?它其实是碳原子比较少的一些有机酸,比如乙酸、丁酸、丙酸。有一些肠道菌群在我们的肠道里可以大量地产生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可以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可以减轻肠道的炎症,甚至能够调节食欲中枢,增加饱腹感等。且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症、糖尿病、结肠癌等很多慢性病人肠道菌群失调的共同特征,就是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菌,种类少、数量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不足。因此,要想肠道生态系统健康,一定要保证短链脂肪酸产生菌这样的“大树细菌”在肠道中占据优势地位。
菊粉:“大树细菌的好“粮食”
而这些“大树细菌”的“食物”正是以菊粉为代表的膳食纤维/益生元成分。“大树细菌”需要能源才能够有效地生长,最好的能源就是膳食纤维,其共同特点是,人的消化酶无法消化使其被人体吸收,但它却能作为优质能源被“大树细菌”加以利用产生能量来生长,而用不完的那一部分能量就会以短链脂肪酸的形式释放出来。可以说,短链脂肪酸也是我们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只不过,人体不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只有吃了诸如菊粉这样的膳食纤维/益生元,才能供给短链脂肪酸产生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树细菌”,他们才能产生人体所需的短链脂肪酸。
相关数据显示,古代人类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是200到400克,而现在发达国家和城市居民,平均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30克,仅相当于我们祖先的几十分之一。这就需要我们额外补充能够被“大树细菌”高效利用的膳食纤维成分。而菊粉作为人类较早发现并研究的膳食纤维/益生元成分之一,近年来受到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家专注于肠道健康,以天然菊苣来源益生元与膳食纤维综合开发应用及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研发为主营业务的全产业链生物科技公司。维乐夫集团用独创的“三步法”菊粉提取技术填补了亚洲市场的空白。作为天然益生元与膳食纤维的领跑者,维乐夫一直秉持着利国、健民、惠农的价值观,致力于改善国人肠道健康,并将继续走在菊粉益生元的前沿,给国人带来更加优质的益生元与健康的菊苣纤维产品。研究证明,维乐夫菊粉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肠道益生菌,增加产短链脂肪酸菌丰度,减少产脂多糖菌丰度。2018年3月1日,维乐夫同协和医院等机构联合在Peer J. 发表了菊粉改善糖尿病表型及肠道微生态的机理研究。
“通则不痛”,便秘看似小毛病,却折射了肠道微生态平衡、身体健康的大问题。只有根源入手才有可能像保护“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和母亲河黄河、长江那样给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环境带来改观。人体健康亦如此,第六个“中国便秘日”,让我们从肠道健康做起,菊苣产业,健康中国。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营养在线 | 适度的肌肉量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下一篇:除了双歧杆菌,告诉你短链低聚果糖还能喂饱你肚子里的丁酸产生菌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