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资讯

没听说过GBS的准妈妈们看过来:莫让其损害初生宝宝的健康

2019-01-09 01:19   来源:新营养

你知道吗?宝宝的降生除了延续家族的血脉外,妈妈的“菌脉”也会传递给孩子。自然,每个母亲都希望把友好细菌的“菌脉”传递给孩子,殊不知,一种名为无乳链球菌(又称B族链球菌 group B-streptococcus,GBS)的条件致病菌也有可能通过分娩传递给了宝宝,并有可能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什么是GBS?

GBS是一种寄居于阴道和直肠的条件致病菌,一般正常健康人群感染GBS并不致病。据报道,大约10%-30%的孕妇有GBS阴道寄居,其中40%-70%在分娩过程中会传递给新生儿。如果新生儿携带了GBS,大约有1%-3%会出现早期侵入性感染,其中有5%会导致死亡。

GBS对于初生宝宝有何危害?

就此问题,新营养咨询了台湾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何铭,他表示,在美国,GBS被认为是婴儿出生后感染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出生后一周的新生儿通常是在分娩的时候被感染GBS;出生后一到三个月的新生儿则可能是在育婴室感染了GBS。感染GBS的婴儿往往会出现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以及永久性的神经性后遗症。1998年,美国约有3900个新生儿感染了GBS,并造成200个婴儿死于出生后一周内。

如何预防及治疗GBS?

作为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妇科医师,何铭指出台湾也是GBS的“高发地区”,“调查指出,台湾每6名孕妇中就有1名GBS带菌者,针对这种情况,台湾卫福部目前实行以‘孕妇全面进行GBS筛检’及‘产程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预防模式,在新生儿早发型感染上获得了有效控制,但因急产、药物过敏及抗药性等因素,预防新生儿GBS感染的模式仍存在许多限制。这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是否存在其他更安全有效的辅助或替代疗法。”

2016年,何铭医师的团队以台湾孕妇为研究对象,对100位怀孕35-37周的GBS检测为阳性的妇女,进行了双盲、随机、安慰剂实验。结果发现,给予40亿CFU/天的GR-1™️鼠李糖乳杆菌(以下简称GR-1)和RC-14™️罗伊氏乳杆菌益生菌2-4周,可以有效减少孕妇四到五成产道受GBS感染,改善效果显著。从而证实口服某些特定菌株,可以有效降低孕妇产道感染GBS风险。该研究日前已发表在Taiwan. J.Obstet.Gynecol上。

GR-1和RC-14是从两名健康女性体内筛选到的两株典型的乳酸杆菌菌株。最初它们属于加拿大Urex Biotech公司,2004年,丹麦科汉森公司(Chr Hansen)收购了Urex 公司,并独辟蹊径,开发出了一款包含这两株菌株的益生菌制剂——“Urex”口服“女性益生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较之此前乳酸杆菌制剂的使用方法——阴道直接给药,口服的方式具有明显优势,且更适用于某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等。

谈及GR-1和RC-14促使GBS感染转阴可能的作用机理,何铭表示,GR-1和RC-14抑制或限制有害菌主要通过“空间”及“营养”的竞争,使有害菌无“立足之地”;同时两种菌株利用阴道分泌物中的肝糖产酸,使阴道维持在pH3.8-4.5的酸性环境,不给GBS以生存的“土壤”;其产生的强氧化剂(双氧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和罗氏菌素(Reuterin)亦对GBS有抑制作用;而产生的生物性界面活性剂可使GBS因无法附着在肛门与阴道上皮细胞上,无法定殖而使GBS由阳性转为阴性。

在过去20多年里,应用GR-1和RC-14已进行了多项临床试验,试验对象包括孕妇和绝经后妇女在内的女性,关于Urex的相关临床研究报告已超过14篇,加上动物试验和体外试验已有超过200篇科学研究文献。这些研究证实,Urex可通过增加有益乳酸杆菌的量而维持阴道健康菌群平衡;降低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的风险;同时增加抗生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的疗效。

准妈妈需对GBS给予必要重视

何铭医师表示,GBS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妇女身上不会有病征表现,但新生儿经产道就有机会感染甚至发病而造成新

生儿败血症甚至造成死亡。同样,大肠杆菌在阴道中通常也不会有明显症状,但若数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就容易感染尿道而造成尿道炎,自然生产的新生儿有千分之一机率在生产过程中感染,并在出生3天内发病,造成新生儿脑膜炎与败血症发生,并伴有高达50%的死亡机率。因此女性的阴道菌群健康与否除了关乎女性自身的健康外也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因此必须受到足够重视。而对于孕妇这类特殊人群而言,预防并改善阴道菌群环境失衡,抑制条件致病菌及有害菌的定殖,高安全性的特定益生菌菌株不失为理想选择。

何铭医师简介

台湾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何铭,毕业于台湾医药大学,并获得台湾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历任台湾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病房主任、台湾周产期医学会监事、台湾母胎医学会理事。何铭医师擅长母胎医学,尤其高危险妊娠、子宫内治疗术。同时,作为学者,何铭医师著述颇丰,在国外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25篇。前文提及的《口服GR-1和RC-14减少孕妇B族链球菌定植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论文于2016年发表在了学术期刊Taiwan.J.Obstet.Gynecol上。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营养生活 | 5步轻松解决睡眠不佳问题
下一篇:儿童营养是不是你现在非常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