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资讯
Milkopas系列OPO新品:我们离母乳又进了一步
2018-11-08 08:01 来源:新营养
婴幼儿配方粉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将“更接近母乳”作为黄金准则。作为婴幼儿配方粉核心成分之一的脂质自然更是如此。早期,人们对于母乳脂质的认识和模拟主要集中在成分配比上;而随着母乳脂质结构逐渐被学界揭开“面纱”,婴幼儿配方粉脂质研发也进入了“结构模拟”的新阶段。
脂质有许多种分类方式,母乳中常见的脂质有:甘油三酸酯、磷脂、鞘酯、甾醇等,其中超过98%为甘油三酸酯。而油酸和棕榈酸则是母乳甘油三酸酯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肪酸。
就结构而言,不仅牛乳中的饱和脂肪酸主要酯化在甘油三酯的sn-1和sn-3位置,就连为了模拟母乳的脂肪酸种类而添加的植物油,其中75-97%棕榈酸也附着在了甘油三酯的sn-1和sn-3位置,也就是所谓的POP结构脂。
这种结构导致婴儿肠道吸收甘油三酸酯时,肠道中的脂肪酶将甘油主链外侧的两个棕榈酸分子水解,游离的棕榈酸由于熔点比人体正常体温高,难以熔化,并且容易与肠道中的钙、镁结合,形成难以消化吸收的钙皂,结果既降低了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也影响了钙的吸收,同时也容易导致婴儿便秘、胀气等不适。这也是食用婴幼儿配方粉相较母乳喂养更容易导致婴儿便秘的原因之一。
而母乳则恰恰相反,母乳中约有60%-70%的棕榈酸位于甘油三酯的sn-2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PO结构脂。在消化过程中,小肠中的脂肪酶对附着在sn-1、sn-3位碳原子上的油酸优先水解。两个油酸分子被分离出来成为游离脂肪酸,甘油分子仍然连接着中间位的棕榈酸分子。油酸分子不会与肠道中的钙镁结合,因此就不会形成难以消化吸收的钙皂,同时也更容易被肠道吸收。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添加结构脂OPO(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有效促进婴幼儿对脂肪酸及钙的吸收,减少大便硬度,降低便秘发生率并能增加骨密度。可以说,结构脂OPO的成功研制为提高婴儿对配方奶粉营养的吸收迈进了一大步。截至目前,完成配方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近三分之一添加了结构脂OPO。
然而,人类对于“更接近母乳”的追求并未就此止步。
在多年来母乳研究以及产品优化的基础上,益海嘉里推出了新一代OPO结构脂——Milkopas9320。虽然同为以食用植物油与油酸(来源于食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食品工业用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和分提制得的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但作为Milkopas9100、Milkopas9110的升级产品,其中sn-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含量≥62%,OPO(以C52计)含量≥53%,远高于国标GB30604-2015中sn-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含量≥52%,OPO含量≥40%的指标要求,向母乳含量目标,sn-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含量≥70.4%,OPO含量≥52.6%,又靠近了一步。
作为参与OPO国家标准的制定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从2008年国家批准OPO作为营养强化剂用于婴儿配方奶粉中以来,到卫生部第一号公告扩大OPO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到OPO营养强化剂食品安全标准起草小组成立,再到OPO营养强化剂食品安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益海嘉里始终参与并鉴证了中国OPO产品的规范化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母乳脂质研究项目唯一战略合作伙伴,益海嘉里不仅支持中国营养学会全面搜集中国健康乳母的母乳样本,建立中国母乳脂质数据库,还在此基础上形成母乳脂质相关成分分析权威报告,并会同有关专家组达成一致共识。为中国母乳脂质研究贡献一己之力的同时,也为开发出更加适合中国宝宝的“专属脂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数据基础。
基于此,最新升级的Milkopas 9320不仅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产品结构上更加贴近母乳,而且通过益海嘉里专业的油脂复配工艺,可以为客户提供同时实现脂肪酸组成及甘油三酯结构母乳化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专用油脂。
当我们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得产品越接近母乳,就越能体会到自然力的伟大。而这所有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们。在这一点上,企业的初衷与母爱无二。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