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资讯
不喝酒也会得肝病?临床发现低聚果糖的“护肝”实力
2022-03-14 09:33 来源:新营养
图源:摄图网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最终是在肝脏或肝脏的参与下完成代谢的,所以又被称为“加工厂”。肝细胞能生成胆汁,通过胆囊管和胆总管把胆汁排泄到小肠,以此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同时,肝脏也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负责分解人体吸收的有毒物质;它也是人体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具有吞噬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同时还能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以及调控组织和基质修复等过程。
中医常说“百病从肝治,养肝如养命”,肝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沉默的“杀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是什么?乙肝?丙肝?或者是酒精性肝病?都不是!答案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NAFLD是严重影响肝脏健康的慢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25%[1],除遗传外,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也是其致病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在我国,NAFLD的患病率在30%左右,主要原因之一是国人肥胖比例的持续增加,特别是大肚子细腿的“苹果型肥胖”。在代谢性疾病人群中,NAFLD患病率高达60%~70%。目前,NAFLD的总体患病率已远超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病,当之无愧登上了最常见肝病的“宝座”。
图:全球各地区NAFLD患病率
根据不同的发展进程和病理改变,NAFLD可分为3个阶段。最早期是单纯性脂肪肝,在此阶段肝细胞内有过量脂肪沉积,但尚未引起肝细胞损伤;第二阶段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出现肝细胞损伤及炎细胞浸润;第三阶段则会出现肝内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一旦发展为NASH,炎症会引起肝损伤。损失的肝细胞需要修复功能,而修复的过程就会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而这一过程的终极大boss就是肝癌。
目前,NASH已经是欧美国家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成人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持续走高以及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人们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才能更有效的保护肝脏。2020年,BMC Gastroenterol发表的文章表示,低聚果糖或可为缓解NASH的发展提供一条新途径。
关键性“抵御”:低聚果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此外,在机体代谢活动中担负重要角色的就是肠道菌群,也是人体后天获得的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代谢器官。在共同承担人体代谢功能的肝脏和肠道之间必然存在一条的双向交流通路,这一通路被称为“肠肝轴”。“肠-肝轴”的概念在1998年由Marshall正式提出,即肠道和肝脏之间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复杂的交互网络结构。
BMC Gastroenterol发表的这项研究,确定了低聚果糖(FOS)对NASH肥胖小鼠模型中脂肪性肝炎和内脏脂肪的影响。研究人员向十二只新生的C57BL/6 J雄性小鼠皮下注射谷氨酸钠(MSG),以常规饮食诱导肥胖。从10周龄起,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MSG+GOS组(补充5%FOS)和MSG组。第18周时,比较两组之间的肝脏和附睾脂肪的组织学特征,检测粪便和血清中脂质代谢酶和SCFA的肝mRNA表达。[2]
在经MSG处理的小鼠中,可观察到肝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和肝中肝细胞膨胀,以及脂肪酸合酶和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的肝mRNA表达增加。补充FOS后,小鼠肝脏病理得到改善,并抑制了脂质代谢酶的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此外,FOS抑制了MSG小鼠附睾脂肪中脂肪细胞的增大和冠状结构的形成,降低了M1巨噬细胞的频率,增加了粪便中正丁酸、丙酸、乙酸以及血清丙酸的浓度。研究人员证实,低聚果糖可通过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改善脂肪性肝炎、内脏肥胖和慢性炎症。
图:对照组、MSG和MSG+FOS组小鼠在18周时的粪便和血清SCFA浓度
越来越多的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肠道菌群在治疗肝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低聚果糖益生元作为一种不易被消化的食物成分,可在肠道中发酵并以对宿主有利的方式调节微生物群,从而改善机体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一项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点试验中,14名肝脏活检证实的NASH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评分(NAS)≥5)被随机接受菊苣来源的低聚果糖或安慰剂,前12周每日8g,后24周每日16g,持续9个月。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低聚果糖改善了受试者的肝脏脂肪变性及NAS分数(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评分);显著增加了他们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属,而梭菌属cluster XI及cluster I减少。而且,摄入低聚果糖并未造成任何不良事件。可以得出结论,补充低聚果糖益生元可显著改善NASH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以及肠道菌群组成,在维护肝脏健康方面显示出了潜力。[3]
探索无边界,首创低聚果糖为健康护航
作为一种优质益生元,山东星光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低聚果糖产品,采用自主发明专利技术,以蔗糖为原料,通过果糖基转移酶催化合成;具有流动性好、水分活度低、高纯度等优良特性;益生功能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酒类、化妆品以及饲料等领域。
无论是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又或者增加双歧杆菌的数量,毫无疑问,低聚果糖益生元为肝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建立在可靠的原料供应、精湛的工艺、专业团队的研发投入基础上,首创低聚果糖产品可有效促进益生菌的繁殖增长,改善人体肠道菌群健康;无需再次烘干,可直接与益生菌或其他固体饮料混合,简化益生菌制品产业化生产工艺;更好的保证益生菌及其他固体饮料产品的营养、色泽、风味、质构的保藏性和货架期;防止产品衰减,延长菌体活性,保持产品稳定性。
目前,低聚果糖是被研究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益生元之一,在我国,低聚果糖也是普及程度较高的一种。1990年,工信部行业标准《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中提出,功能性低聚糖可直接作为食品配料;1997年,《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将低聚果糖列为保健食品原料;到2013年8月,国家卫计委明确,低聚果糖既可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婴幼儿奶粉中,也可作为食品配料添加到普通食品中。不同的是,前者要求低聚果糖纯度达到95%以上,而后者对纯度没有硬性规定。
参考文章:
[1] Basu S, McKee M, Galea G, Stuckler D. Relationship of soft drink consumption to global overweight, obesity, and diabetes: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75 countries. Am J Public Health 2013;103:2071–2077.
[2] Atsuko Takai, Kentaro Kikuchi, Mayuko Ichimura, st al. Fructo-oligosaccharides ameliorate steatohepatitis, visceral adiposity, and associated chronic inflammation via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a mouse model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MC Gastroenterol. 2020 Feb 27; 20(1):46. doi: 10.1186/s12876-020-01194-2.
[3] Lightowler, H., Thondre, S., Holz, A. et al., 2017. Replacement of glycaemic carbohydrates by inulin-type fructans from chicory (oligofructose, inulin) reduces th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 to foods: report of two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ur J Nutr.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极磷虾油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JAMA NETWORK OPEN最新临床研究
下一篇:3亿多银发一族市场,如何精准匹配心脏健康诉求?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