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观察资讯
发现新植物
2019-02-11 20:59 来源:新营养
提到植物你能想到什么?如果将视线局限在保健食品领域,可能“植物”的范畴只有植物提取物、新食品原料中的植物成分以及药食同源。但实际上,举凡植物来源的、安全且具有营养的、法规允许的、可应用于功能食品饮料领域里的成分,都在我们今天所重新“定义”的“新植物”范畴(新植物定义来源于:新营养/新饮料/新植物)。因此,这次,让我们来一起发现身边的新植物。
来自植物的诱惑
根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2013年至2017年,以植物为主的新型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全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2%。消费者对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道德的兴趣日益浓厚,促使植物源成分和产品在植物蛋白、植物活性植物、甜味剂、草药和调味料以及食用色素等领域迅速流行。
如若参考Nicholas Hall’s OTC Reports的数据,那么植物来源及天然成分在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在内的9大市场2017年的净销售额增加了1564万美元,其中中国和美国最大的贡献者。
植物蛋白
既然要谈新植物,当然要从最火的“新植物”开始说起,是的,你没有猜错,我们指的就是植物蛋白。以近年来增长迅速的植物蛋白饮料为例。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饮料行业满意度》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于植物蛋白饮料的偏好度仅次于包装水,这也印证了前瞻网此前公布的数据,2007年到2016年,植物蛋白饮料十年间的复合增长速度达到24.51%,居于各饮料品类细分市场的首位,远高于16.02%的行业平均增长率。市场份额也由2007年的9.9%上升到18.69%,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元。
常见的植物蛋白饮料包括豆浆、豆奶、谷物饮料、椰汁、杏仁露、核桃露等,其中椰汁饮料是增长最快的子品类之一。30%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在截止2015年10月之前的半年中,有比过去饮用更多椰子汁,超过了大豆饮料(29%)和谷物饮料(26%)。研究表明,购买椰类植物蛋白饮料的消费人群从2013年的25%一路增加到2015年的34%。与2014年相比,其销额增长了29%。
与此同时,植物蛋白的来源也正在从传统的大豆、核桃、椰汁等延伸到豌豆蛋白、大米蛋白等。对此,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侯占群表示,蛋白质含量超过常规食品蛋白含量3-5倍的高蛋白食品正在受到关注,其中,植物蛋白的更方便获取和更好的健康特性逐渐取代过去人们热衷的动物蛋白,并成为主流。目前,市场需求最大的大豆蛋白,与需求增长最快的豌豆蛋白、大米蛋白等,均是制备植物蛋白饮料的良好原料。国内外已有用大米、玉米、荞麦、青稞等为原料制成的谷物蛋白饮料,用椰子、松子仁、椰子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椰子类饮料和以大米、玉米为原料,添加益生菌制成的发酵米露饮料等,提高其蛋白质含量,结合改善其中的脂肪酸组成等,可能成为市场的另一特色卖点。
香港营养学会会长张智良进一步认为,过去5年,植物蛋白饮料是全球饮料行业中增速最快的子行业,环保、植物为主、无乳糖不耐等因素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张智良建议,通过将蛋白饮料高糖转变为高蛋白与高钙的方式,推动植物蛋白饮料进入主食,带动产业发展。
植物甜味剂
除了营养,“新植物”带给人们的还有无与伦比的味觉记忆,就比如让人无法拒绝的“甜”。
人类对于甜味的执着可能最初源自母亲甘甜的乳汁,1000多年前,蔗糖的发现和使用使这种对于“甜”的痴迷得以延续。而随着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单纯的“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甜”的向往,甜味剂开始挑起“甜”的重担,而关于“甜”的进化史,要从化学合成的人工甜味剂开始讲起。
搞化学的人都清楚,实验完毕不洗手可能会造成致命的错误。但1879年,俄国人康斯坦丁·法赫伯格的这个“坏习惯”却让他意外的发现了糖精,这种在后来的食品工业发展历程中使用时间最早的人工甜味剂。
和法赫伯格一样没有好习惯的还有一位叫麦克尔·斯维达的博士,1937年,他在研究一种新药合成的时候,变做实验边抽烟,从他拿起烟斗第一次尝到那种略带苦味的甜腻的两年后,甜蜜素获得了专利,并于1951年被美国批准使用。直到1969年,甜蜜素被发现有潜在致癌性,才从美国安全添加剂名单中消失。
此后的阿斯巴甜(1965年被发现)和三氯蔗糖(1970年代被发现)的“诞生”与上面两个故事类似,科学家的偶然而为却让人工甜味剂成为了至今都在深刻影响着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用化学物质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其甜度往往是蔗糖的数百倍,用量少,因此同时能达到大大降低热量和糖分摄取的效果。从早期的糖精、甜蜜素到安塞蜜、阿斯巴甜以及三氯蔗糖,人工甜味剂经历了五代更迭,尽管口感越来越接近蔗糖,但在安全问题上却不断遭受质疑。
直到1975年,科学家在植物的韧皮部汁液中发现了糖醇物质,“甜”才开始向着新的方向继续延伸。糖醇是单糖经催化氢化及硼氢化钠还原为相应的多元醇。它虽然不是糖但具有糖的某些属性。由于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木糖醇等对酸、热有较高的稳定性,且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所以广泛用于各种低热值食品配方中。糖醇因不被口腔中微生物利用,又不使口腔pH降低,反而会上升,所以不腐蚀牙齿。此外糖醇对人体血糖值上升无影响, 且能为糖尿病人提供一定热量,所以可作为糖尿病人提供热量的营养性甜味剂。当然,在大剂量服用糖醇时,一般都具有缓泻作用,所以美国等国家规定,在所加食品的标签上要标明,当每天超过一定食用量时(视糖醇种类而异),应标明“过量可致缓泻”字样。
此后以甜叶菊为代表的“植物甜味剂”开始登场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人们更习惯称之为天然甜味剂,但鉴于其来源于植物,所以,按照“新植物”的归纳法,我们将其称之为“植物甜味剂”。回到正题,这种被南美洲人民食用了近百年的植物,极大程度上契合了人们对“甜”的完美想象:它和蔗糖一样,带有源自植物的天然甜味,但甜度达到了蔗糖的200-300倍;最关键的是,人们食用后却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早在1970和1980年代,日本和韩国就率先开展研究,并批准将甜叶菊的萃取物甜菊糖作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随后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都批准使用。但与甘草、罗汉果这些已经普遍使用的植物甜味剂类似,甜叶菊最初也面临产量小、提取成本高的问题。第一代的甜菊糖因为纯度低,含有很多杂质,因此口感并不好,也只能降低10%至15%左右的含糖量。
以高纯度Reb A提取物为代表的第二代甜菊糖,则在口感和甜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和砂糖比较接近,是目前能实现量产、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甜菊糖产品,降糖水平能达到30%-50%。
除了甜菊糖,另外一种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植物甜味剂”似乎与中国的“渊源”更加深厚,那就是罗汉果甜味剂。罗汉果味极甜,果皮的甜味尤强。它含有一类性能很好的强甜味物质。这种强甜味物质就是三萜烯葡萄糖苷,或者称为“罗汉苷”。罗汉苷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罗汉果中可以分离得到三种罗汉苷,它们的配糖体相同,只是糖基中的葡萄糖残基的个数不同。罗汉苷的配糖体是三萜烯醇,糖基部分是两条葡萄糖残基短链。从罗汉果苷的结构看,其糖苷键都是β键,其中的葡萄糖是非发酵性的,人体难以消化,不产生热量、不会引起龋齿。
罗汉果的甜味物质甜度约为蔗糖的250~30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五十分之一,是十分理想的植物甜味剂。其甜度高、热量低、色泽浅、水溶性好。罗汉果甙含量大于80%时,与5%蔗糖溶液相比,0.001%溶液甜度大于200倍,达到相同甜度时,热量仅是蔗糖的五十分之一。罗汉果甙在100 ℃的中性水溶液中连续加热25h,或在120℃空气中长期加热仍不被破坏,热稳定性非常好。罗汉果甙单独存放或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18个月内都不会发生发酵和霉变,罗汉果甙受酸碱度影响小,在pH2.0-10.0范围内保存2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此,罗汉果甙可作为甜味剂添加于各类食品中,部分或全部替代蔗糖。
更为难得的是,罗汉果甜甙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保健药材,它味甘、性凉,具有清热润肺、滑肠通便、促进肠胃功能,可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大便秘结等。而罗汉果甜甙是罗汉果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由于罗汉果甙结构中的糖苷键都是β键,在人体内不能被分解消化掉,所以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罗汉果甜甙属植物来源甜味剂,甜度高、热量低、清甜可口、无毒无害食用安全,是糖尿病、高血压、便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理想保健品用植物原料。
当然,“甜”的进化史还在继续,植物甜味剂作为“健康甜”的代表,还将续写传奇。
“超级植物”
从“超级水果”到“超级谷物”,植物给我们的惊喜从未停止。
尽管对于超级水果,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并不妨碍消费者对于水果,特别是一些富含抗氧化成分的“超级水果”的喜爱。数据显示,亚洲地区食品饮料行业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下半年推出的含水果原料的新品增加了165%,其中排名前五的水果原料的产品更是增加了228%。这五种排名靠前的水果原料依次为红枣、山楂、榴莲、枸杞、荔枝,其中红枣的新品占有率最高,达34%。
而近年来,素有“北美红宝石”之称的蔓越莓也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健康益处的超级水果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亚洲消费者所接受。蔓越莓(Cranberry)是越桔属植物,在北美被称作超级水果; 蔓越莓具有零脂肪、零胆固醇、低钠等天然特性,除富含膳食纤维外,蔓越莓中所含原花青素为34.3 mg/100 g,它是一种酚类化合物,主要是由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多聚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同时,蔓越莓含有多种的营养成分,可以支持心血管健康,并能对抗加剧衰老的某些感染和疾病进程。蔓越莓特有的A型原花青素能够阻止与细菌纤毛的外源性凝结素相抵触,从而使细菌不能与细胞受体结合,因此其具有抗细菌黏附的特性,健康的尿路功能、肠胃功能以及口腔健康对于抗衰老也尤为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日常膳食的蔓越莓能够减少衰老对大脑的影响和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蔓越莓的抗氧化作用还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力。
除了超级水果,谷物,特别是全谷物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潮流。2016年,全球约有7533种全谷物食品进入市场,而在2015年前则只有218种。美国全谷物委员会的统计资料也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1.1万个不同产品标有全谷物标志,在55个国家得以推广。在美国,农业部推荐每天每人伙食中谷物摄入量要达到50%以上;加拿大、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挪威、澳大利亚等一些西方国家,则建立了全谷物的有关标准与法规。
在谷物类食品中,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藜麦,近年来颇受健康人士追捧。藜麦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直到198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寻找适合人类执行长期性太空任务的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粮食作物时,神秘的藜麦在安第斯山脉被“重新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藜麦做了细致全面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极高而且全面的营养价值,在植物和动物王国里几乎无与匹敌,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的食物,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对长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来说不仅仅是健康食品,更是安全的食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藜麦列为人类未来移民外太空空间的理想“太空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认为藜麦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
类似上述营养全面的“超级植物”还有猴面包树,辣木等。这些植物或许在各自的原产地有着悠远的食用历史,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却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新的,营养富集的植物成分,给更多的消费者带来营养与健康。
植物益生元
提起益生元,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现在,ISAPP给出的定义或许正在打破你对益生元原本边界的认知,那些你从前熟知的植物成分,此刻也许有多了一重身份,是的,越来越多的植物成分被认定同时兼具益生元属性,我们把这部分“新植物”称之为“植物益生元”。
2016年12月,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专家组在最新科学和临床证据基础上,更新了益生元定义:一种可以被微生物选择性利用,以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的底物。与此同时,ISAPP共识小组提出了关于益生元的主要共识性结论,其中一条指出,目前常见的益生元是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但其他物质如多酚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可能符合更新的定义,前提是具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权重。在刚刚发布的《中国益生元年市场白皮书》中,在热心肠先生公众号公开文献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如下一些可能的“植物益生元”成分:
蓝莓多酚或是改善肥胖的益生元
- ① 分别采用正常脂肪或高脂饮食(HFD)饲喂小鼠12周,实验组添加蓝莓多酚提取物(PPE)或减肥药奥利司他;
- ② HFD增加了小鼠体重和脂肪组织重量,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但PPE可减少体重增长并改善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脂代谢,与奥利司他相似;
- ③ PPE改变了肠道菌群结构,降低了普氏菌属丰度(与奥利司他一致),提高了双歧杆菌、脱硫弧菌、螺杆菌等菌属的丰度;
- ④ 结论:PPE作为潜在的益生元,可影响肠道菌群,改善HFD诱导的肥胖。
赖信志等:冬虫夏草多糖的益生机制
- ① 口服中国被毛孢(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菌丝及从中分离的高分子量多糖组分(H1),显著改善高脂饮食(HFD)喂养小鼠的肥胖和代谢紊乱;
- ② H1改善肠道菌群和肠道完整性,减少代谢内毒素、炎症、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
- ③ 与肥胖负相关的新霉素敏感菌介导H1的抗肥胖作用,包括H1选择性促进的古氏副拟杆菌,给HFD小鼠口服该菌减少了小鼠的体重增长和代谢紊乱;
- ④ H1和古氏副拟杆菌或是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新型益生元/菌。
白蘑菇或能作为益生元改善糖稳态
- ① 与对照饲料相比,喂食含1%白蘑菇(WB)的饲料,改变了小鼠的盲肠菌群组成,使丙酸和琥珀酸以及普氏菌属中产生这两种代谢物的细菌增加;
- ② 在无菌小鼠和无法感应菌群的MyD88敲除小鼠中,WB饲料无上述效果;
- ③ 这两种菌群代谢物与肝脏内葡萄糖生成减少、肠道糖异生(IGN)增加、肠-脑神经回路中与饱腹感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加相关;
- ④ 食用WB可改变肠道菌群,从而诱导IGN,以改善糖稳态。
海洋大学于广利等:条浒苔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益生作用
- ① 许多研究发现条浒苔多糖(ECP)有助于疾病治疗,因此ECP作为海洋药物开发的候选者受到广泛关注;
- ② 在小鼠模型中分析ECP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③ ECP显著改变了C57BL/6J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并显著促进益生菌的生长;
- ④ ECP对不同性别小鼠的菌群影响不同:在雌性中,ECP增加双歧杆菌属和Akk菌的丰度,而在雄性中,ECP增加乳杆菌属的种群;
- ⑤ 通过形成更平衡的菌群结构,ECP显著降低了雌性肠道内的抗原负荷。
宁波大学等:乌龙茶中的物质或能作为益生元帮助减肥
- ① 将健康成人肠道菌群移植至无菌小鼠并随机分3组:低脂饮食组,高脂饮食(HFD)组和HFD+EGCG3''Me(提取至乌龙茶)组,干预8周;
- ② 相比HFD组,EGCG3''Me可减轻肥胖小鼠体重,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
- ③ 富集氨基酸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ATP结合盒转运体、嘌呤代谢和碳代谢的相关基因;
- ④ 乌龙茶中的EGCG3’'Me可调节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和某些代谢途径,具有益生元功能,或可用于防治肥胖。
FC:莲子抗性淀粉的结构特征和潜在益生元效应
- ① 用乙醇沉淀法(浓度分别为20%和30%)分离莲子抗性淀粉得到两种组分,LRS3-20%和LRS3-30%,分子量为20~40和10~20kg/mol;
- ② 相比LRS3-30%,LRS3-20%的溶胀力和溶解度较小,但两者水分和抗性淀粉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 ③ LRS3-20%表面粗糙且明显可见分层条状和沟槽状,LRS3-30%表面相对光滑;
- ④ 二者为B型晶体结构,LRS3-20%含较多有序结构和双螺旋体;
- ⑤ LRS3-20%对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表现出较高的益生元活性,或可在食品产业中作为益生元剂。
CPS:桑葚果胶多糖的潜在益生元作用
- ① 从桑椹中分离果胶多糖FMP-6-S2, 平均分子量86.83 kDa,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30.86:24.78:28.70:15.61);
- ② 主链由1, 4-linked α-GalpA 和 1, 2-linked α-Rhap交替组成;
- ③ 支链取代位点为鼠李糖C-4位,由1, 4-linked β-Galp、terminal (T),1, 3, 6-linked β-Galp、T,1, 5-linked α-Araf组成;
- ④ 体外可被多形拟杆菌降解并促进其生长;
- ⑤ FMP-6-S2及其降解物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健康。
JFF:灵芝及茯苓多糖或是潜在益生元
- ① 从灵芝及茯苓的子实体及菌丝中提取蘑菇多糖,每日喂食给6周龄小鼠,持续15天后,分析小鼠的肠道菌群;
- ② 灵芝多糖及茯苓多糖降低OTU多样性并显著重塑肠道菌群的组成;
- ③ 喂食灵芝多糖及茯苓多糖后,小鼠肠道内可抗肥胖、产短链脂肪酸、降解多糖/木聚糖、产生乳酸的细菌的丰度显著增加;
- ④ 灵芝多糖及茯苓多糖可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其益生元活性可能有助于灵芝及茯苓发挥健康促进作用。
JFB:褐藻多糖,或是潜在益生元(综述)
- ① 重点介绍褐藻多糖(BSP,主要为岩藻多糖、海带多糖和藻酸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提取方法,益生元作用和免疫活性及其机制;
- ② 体内、体外实验中,BSP不被消化酶降解,可作为肠道菌群的碳源促进有益菌群生长;
- ③ BS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直接与免疫细胞toll样受体作用和产生粘蛋白增强免疫应答;
- ④ 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验证BSP的益生元作用和免疫调节活性,奠定其作为新型益生元的应用前景的理论基础。
发酵中药
当国外的“草本”热开始席卷中国营养产业的时候,其实,国人已经“玩”了几千年的“本草”。现在,利用现代科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一些有数千年历史的“本草”亦换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让人们刮目相看的“新植物”。
学中药的人都知道,乌头碱是川乌、草乌、附子等药用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分,虽然具有消炎、止痛及抗肿瘤的药理作用,但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而研究表明,经过肠道菌群代谢生成的脂类生物碱,具有与乌头碱同样的药理活性但其毒性却明显低于乌头碱;再比如,人参皂苷类在肝脏内基本不被代谢,而主要在肠道中降解。这也印证了,天然人参皂苷口服难以被直接吸收,必须经过体内代谢后转化成稀有皂苷,其产物才能发挥生物活性。
传统的发酵中药是将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置于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一种加工炮制方法。发酵炮制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炮制手段更安全,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提高提取效率等特点。中药片仔癀、六神曲、半夏曲、红曲、建神曲、淡豆豉、沉香曲等都是通过发酵炮制而成的药物。
与传统发酵中药的目的一致,现代发酵中药最终在于使中药减毒增效。只是,技术手段更为先进,即在继承传统的发酵中药基础上,吸取现代微生态学研究成果,结合现代生物工程发酵技术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将中药(提取液)以优选的肠道益生菌菌群中一种或几种、一株或几株益生菌作为菌种,利用微生态学、仿生学的方法,在体外模拟人体的肠道环境和中药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对提取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生物学转化,将中药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使中药成为快速吸收、定量疗效的新型药物。
换句话说,恰当的运用发酵中药技术,科学的运用微生物,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将一些人体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大分子有效活性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的活性物质,使发酵中药在人体中更容易被吸收,同时,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对某些中药中的特定成分进行转化,有助于提高中药活性成分,是现代发酵中药的核心诉求。
打破束缚,开拓新疆界
仍以保健食品领域应有最多的植物提取物为例,从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数据库公开的保健食品注册信息来看,2006-2015这10年间注册的在补充营养素产品之外的其他27项功能声称,共计6308个保健食品中,使用总次数最高的前10种原料依次为枸杞子、灵芝、西洋参、黄芪、蜂胶、人参、葛根、茯苓、淫羊藿及红景天。而这期间注册审批的国产保健食品中(不计营养素补充剂),总皂苷、粗多糖及总黄酮的使用总次数及使用频率最高。由此可见,以植物提取物为代表的植物成分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然而相较于药用领域对于中药提取物备案管理的严格与审慎,植物提取物甚至于植物蛋白、超级植物、植物益生元、发酵中药的等等在内的“新植物”成分在保健食品,以及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管理尚有待规范、明确。这也给“新植物”在我国营养领域的应用发展增加了些许不确定因素。
门槛、法规、竞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银杏叶提取物造假事件最终还是给所有终端企业敲响了警钟,“新植物”是“草”还是“宝”,需要其切实有效、严谨科学的检验检测办法,才能不给李鬼以蒙混过关的可乘之机。而基于成分分析数据的原料质量控制体系,不仅能够让符合标准的“假货”、“劣货”现形,还能让那些根本就没有标准的“乱货”无法搅乱市场。
有了真材实料的原料,有了科学可行的生产加工技术,并不意味着“畅销品”唾手可得,相反,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产品研发的最后环节,功效评价、成果转化少了哪一步都可能让整个开发计划功亏于溃。植物提取物也好,“新植物”成分也罢,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必备要素,而要想让“新植物”发挥更大价值,除了做到以上三点,还需要我们所有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打破认识的边界,挣脱对于“植物”的征服,开创一片全新的“新植物”疆界。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