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观察资讯
保健品行业“禁贴牌”一年 中国产能借合资并购输出海外
2017-03-01 17:07 来源:新营养
2016年2月,《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给国内的保健品行业带来了巨变,短短一年时间,这份新的行业指导规范正在快速激化越来越多的跨境资本布局案例。
上周末,美国营养保健品巨头企业康宝莱(纽交所代码:HLF)发出公告,将与中国天士力控股集团(600535.SH)达成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天士力的独家产品将借此通过康宝莱已有的国际渠道走向海外,这是自去年2月正式公布新的《管理办法》以来又一起中外保健品企业“融合”的案例。
在此之前,2016年3月,汤臣倍健与NBTY就曾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将拥有NBTY旗下的自然之宝(Nature’s Bounty)和美瑞克斯(Met-RX)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永久经营权及商标使用权;此后,全球最大的健康营养产品的专业零售商GNC(健安喜)被曝出与包括复星集团在内的多位中国买家接洽,寻找并购及合作机会;去年年底,另一家中国保健品民营巨头艾兰得宣布完成对英国两家营养保健品企业Brunel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Limited和Biocare Limited的全资收购,Brunel为英国最大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制造商,占有英国膳食营养补充剂ODM市场约70%的份额。
“新的管理办法提出,2016年7月后中国保健品行业进入注册管理双轨管理阶段,已经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实行备案制,这将大大降低国外保健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对此表示,新的管理办法降低了海外保健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中资保健品企业出海频繁的大背景。
但事实上,门槛降低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刺激更多的国内需求,将海外保健品输入到国内无疑是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原因,但不仅仅于此,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对于具有大量产生实力的中国保健品实业而言,他们也需要通过并购,将大量的中国产能输出海外。
在过去,为海外企业进行贴牌生产可以说是中国大多数保健品原料药企业重要的业务之一,但新的管理办法指出,奶粉、保健品等行业内的贴牌生产方式将遭到禁止,这意味着,中国具有大量产能的保健品公司需要通过合作及授权的方式,将早已输出海外的产品换个形式送到海外去。合资、并购对于不差钱的企业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每个国家都有其优势,对于中国的保健品行业而言,简单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是优势,中国已到了‘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海外输出的时候。”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常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家民营企业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运用5次海外并购不仅实现了销售量翻十倍,而且将产品出口量做到了近三年的全国第一。
常亮坦言,他们的并购逻辑就是以中国“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有效结合,去和欧美企业进行竞争。 “如果我们掌握了美国的前沿技术,并有机会渗透到美国消费领域的前沿,再输出中国的资本和劳动力,就会构成更趋完美的组合,可以在全球形成较大的优势。”常亮表示。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达到1034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480亿美元,出口额高达554亿美元,这意味着仅仅在保健品的海外出口上已经形成了超3000亿的市场。
“瞄准海外市场的并购,我们就需要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更丰富的剂型。比如,美国运动类营养品和粉剂的销售速度非常快,我们要与渠道形成更好的合作关系,必须同时具备生产和管理的能力,而自建效率太低,就要看美国有没有具备这种能力的标的公司,如果有,就选择予以收购。”常亮透露,在如今艾兰得的2500名员工的团队中,美国员工从7年前的200名上升到了如今的1500名,数量是中国员工的双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