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观察资讯
利统专利菌株LT12多方位降尿酸,解码益生菌创新趋势
2025-03-03 09:01 来源:新营养
文/利统健康
肠道益生菌是尿酸代谢的第二大途径,益生菌辅助平衡尿酸对人体有重要意义。体内实验证明,利统健康自主研发LT12菌株,能通过影响尿酸转运蛋白、尿酸合成酶以及肠道微生态等多方位调节尿酸水平和保护肾脏功能,赋活高尿酸产品创新。
文章导航
01 高尿酸成“第四高",百亿市场规模[来袭]
02 高尿酸系统性损害机制
03 高尿酸和痛风的特点
04 LT12菌株助力守护尿酸调控
LT12菌株对尿酸水平的调控
LT12菌株对肾脏功能的改善
LT12菌株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05 LT12菌株助力产品开发
06 利统健康 高尿酸解决方案评估平台
01
高尿酸成“第四高"
百亿市场规模[来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高尿酸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外的“第四高”,是仅次于高血糖的第二大代谢疾病。
《2021年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已达1.7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8000万人,且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增加[1]。据Frost&Sullivan预测,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会在2030年达到2.4亿人。
数据来源:CBNDate
02
高尿酸系统性损害的机制
尿酸由饮食摄入(约20%)和体内分解(约80%)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约2/3通过肾脏,1/3通过消化道排泄。尿酸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凡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高尿酸[2]。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尿酸的饱和浓度为420 μmol/L,当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析出可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组织和血管等部位,趋化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与晶体相互作用后释放致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等]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解酶等,引起关节软骨、骨质、肾脏以及血管壁等急慢性炎症损伤,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2]。
03
高尿酸和痛风的特点
高尿酸血症是指成人在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不 分 男 女 ,非 同 日 2 次 空 腹 血 尿 酸 水 平 超 过420 μmol/L。
痛风 HUA患者出现尿酸盐晶体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HUA 患者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足背、膝等单关节红、肿、热、痛,应考虑痛风可能,长期反复发作可逐渐累及上肢关节,可伴有痛风石形成。
根据病程可将痛风分为4期,分别为:(1)无症状HUA期;(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2018 年《欧 洲 抗 风 湿 病 联 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痛风诊断专家建议》将高尿酸血症分为无症状期和有症状期[2]。
04
LT12菌株
助力守护尿酸调控
LT12副干酪乳杆菌,是利统自主研发的专利菌株,以其独特的尿酸调控机制和多重功能,为高尿酸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菌株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精心培育,并采用特殊的专利双层包覆技术,矩阵结合,使得LT12在保持高活性的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确保其在人体内能够充分发挥尿酸代谢调控功能。
为进一步研究LT12菌株对于代谢调控的影响,利统功能菌株研究平台构建了高尿酸小鼠模型,分别探讨了LT12菌株、活性肽及LT12菌株复配活性肽对于尿酸活性的影响,并从不同方向研究了LT12菌株对于尿酸调控的机制。
图示:HUA 小鼠评估模型 实验过程
IDP:活性肽
LP:LT12益生菌
IDP+LP:活性肽+LT12益生菌
LT12菌株对尿酸水平的调控
血清尿酸水平是可以直接判断高尿酸血症的最重要指标。结果表明,LT12副干酪乳杆菌具有良好的尿酸调控的效果,其中LT12与活性肽和降尿酸药物均能将尿酸调控至正常水平。
图示: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脏XOD酶活性的变化
尿酸生成中最重要的酶是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在该酶作用下,嘌呤代谢生成尿酸,经由肠道、肾脏排出体外[3]。研究表明,LT12能够通过抑制XOD酶的活性,从而调控尿酸的生成。
LT12菌株对肾脏功能的改善
HUA 与肾脏疾病 一方面,HUA 时尿酸盐晶体沉积在肾脏可直接导致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另一方面,肾脏疾病影响尿酸的排泄,引起继发性HUA,HUA又可导致和(或)加重肾脏疾病[4]。
图示:小鼠血清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的变化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价肾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肾功能检测结果表明,未任何干预的高尿酸组(Model),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上升,即高尿酸血症伴发肾功能损伤;服用药物组(Positive)降低了血清尿酸但也伴随着肾脏指标的显著上升。
而LT12菌株干预小组在尿酸水平改善的同时,又能减轻高尿酸血症带来的肾损伤,维持和正常组同样水平。
LT12菌株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其参与嘌呤代谢酶的合成和炎症因子的释放,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尿酸水平的调节和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5]。因此,利统健康功能菌株研究平台针对LT12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αβ多样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高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与代谢健康、免疫健康等因素有关,低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6]。
在菌群结构方面:痛风组肠道菌群的 α 多样性指数低于健康对照组, 高尿酸会降低肠道菌群的 α 多样性,而经过LT12菌株干预的组别α 多样性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图示: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粪便短链脂肪酸是结肠内微生物代谢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产物,又经过人体肠壁吸 收后再随粪便排出。肠道中常见的三种 SCFAs,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6]。经过 HPLC 测定粪便中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LT12菌株干预的组别,粪便短链脂肪酸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丁酸的含量。
图示: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变化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分析结果表明LT12菌株对于肠道结构的影响,有效增加肠道菌群丰富度。目前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证明,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进而调控和改善尿酸水平。
05
LT12菌株赋能尿酸产品开发
随着消费者对于益生菌认知度的提升,益生菌品类的健康产品开发占领大健康市场的top1。此次利统在LT12菌株与尿酸、肾脏及肠道菌群关系等多方面的探索,也为益生菌产品的开发注入了创新力量。
基于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利统研发团队在原有成熟配方的基础上,搭配LT12菌株,开展了人群效果验证,研究阶段性报告显示,LT12搭配活性肽及植物性原料可以改善血液尿酸水平。
06
利统健康
高尿酸解决方案评估平台
利统健康致力于高尿酸及痛风解决方案的探索与实践。研发团队以多指标技术评估,筛选尿酸原料,并进行配方设计组合,进行人体数据测试。不断升级配方,打造科学有效的产品。
以鹅肌肽为核心的高尿酸解决方案是利统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产品配方。从传统的药食同源茯苓、鱼腥草到针对五大自由基的综合蔬果,再到专利草本原料速唐轻,解决方案不断升级强化。
此次在ISPH中,LT12研究成果的首发,也将助力益生菌产品的创新。高尿酸解决方案进入3.0时代,以益生菌的科学循证引领消费者需求。
参考资料:
[1] 《2021年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CBN data。
[2]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重症代谢疾病分会,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邹和建,等.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6):461-480.
[3] Kanemitsu, Takumi, et al. "Periodic variation in bile acids controls circadian changes in uric acid via regulation of xanthine oxidase by the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PPARα."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92.52 (2017): 21397-21406..
[4] Johnson, Richard J., et al. "Uric acid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hich is chasing which?."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8.9 (2013): 2221-2228.
[5] 刘银辉,李明,段丽丽,等.肠道菌群失调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3.
[6]Liang, Meiting, et al. "Diagnostic model for predicting hyperuricemia based on alter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serum uric acid levels."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13 (2022): 925119..
[7] Wang, Lin, and Jianping Ye. "Commentary: Gut microbiota reduce the risk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the human body."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14.1 (2024): 433.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广大健康原辅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相关描述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LT12菌株
上一篇:市场监管总局:家长不能随意喂食特医婴食品
下一篇:新营养周报 | 怡宝推出焰焙咖啡系列新品、Arla拟投资1.07亿欧元用于超高温牛奶生产、Nature|80岁大脑重返20岁?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