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观察资讯

备案制下维生素软糖如何硬核出圈?这份攻略你可得收好咯

2021-12-16 09:42   来源:新营养

图源:Pixabay

2021年2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的公告,其中,凝胶糖果首次纳入了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且目前仅有已纳入原料目录的维生素、矿物质可用于凝胶糖果形态。这意味着,备案制下,维矿类产品势必率先展开新一轮的“跑马圈地”,那么,维矿类产品,特别是维生素软糖如何硬核出圈?以下这份攻略你可得收好咯。

维生素软糖,必火

其实,即便没有备案制这个大前提,维生素软糖也始终是营养软糖里的“第一梯队”。以标杆阵地北美市场为例,北美营养软糖新品发布占据了全球近70%的比例,这其中美国儿童维生素软糖表现更为突出,在儿童维生素膳食补充剂中软糖剂型比例占据了半壁江山。

目光转向国内,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表明,维生素软糖市场前景乐观,预计将从2018年的约31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约58亿美元。其中女性对维生素软糖的消费量较高,而到2024年,儿童将成为维生素软糖的主要消费者。

需求“火热” 怎奈应用遭遇“冰山”

眼看维生素软糖即将进入新的风口增长期,但在实际应用中,“维生素+软糖”并不像字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相加”就可以了。由于一些维生素原料本身的特性以及软糖加工工艺的特殊性,导致维生素软糖在应用上面临了诸多应用难题。

首先,软糖加工是一个酸性、高温的环境,对于不耐酸,不能抗高温的维生素,会存在含量降解问题。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B5、维生素B9都不耐酸,而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3又存在熔点较低的问题,因此,不仅加工过程中上述维生素含量会大幅损失,后续在货架期内,也会出现降解严重的问题。

其次,维生素主要在软糖加工最后的调和段加入,温度为90度左右,15-20分钟内浇灌完毕,加工过程中酸度较低、水分含量较高。在这样加工条件下,维生素自身对热、酸的稳定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就导致工厂往往不得不通过过量添加以满足终端含量,维生素B5过量添加常在20%以上,而维生素C甚至需要过量添加约为3-4倍。

此外,部分维生素原料自带的异味也会给软糖加工带来不小麻烦,比如B族维生素大多有苦味,掩味如果做不好,口味上就无法让消费者买单。

微囊技术,让难题迎刃而解

鉴于此,要想让维生素软糖硬核出圈,妥善解决维生素应用的上述“槽点”才是关键。为此,大连医诺给出了LocVita™解决方案。LocVita™顾名思义,就是“Lock Vitamins”,即通过微囊技术将维生素牢牢“锁住”,以解决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难题。

提起微囊,很多人可能会凭经验先入为主的认为,不就是把原料通过喷雾干燥制成微囊粉么。但医诺做的不仅仅如此,医诺的研发团队专门研发了应对软糖加工复杂工艺的技术,来挑战高温、酸度大、水分高等难题。除了物理喷雾干燥法之外,还将冷水分散、耐压微粒制剂、口服直饮、缓控释、纳米乳化、复合凝聚、脂质体等技术“熔于一炉”,以营养素保护,稳定性、效果提升为目标,融合材料科学、药物传递学、装备制造等各学科,实现营养素在生物体内外的高效递送,并通过食品级壁材的包裹使营养素免受阳光、空气、高温和胃酸的破坏。

以软糖应用明星产品LocVita™ VB5和VB9 Beadlets为例,定制版维生素B微粒包埋制剂可有效提高维生素在软糖生产中以及货架期稳定性,同时较好的解决软糖中过量添加问题,有效降低软糖生产商维生素的使用成本。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VB5 Beadlets已获得SC许可。
   软糖这种深受各年龄层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剂型获批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备案制的剂型,本身就意味着“保健食品”向“食品”属性回归的大方向。受此影响,维生素软糖,特别是“健字号”的维生素软糖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增长热潮。而要想市场认可,消费者接受,“好吃”和“有效”是两个必须兼顾的终极目标,而要两者兼顾,医诺微囊技术平台下的LocVita™解决方案无疑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为简便易行的新选择。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脱发经济火热,口服防脱能否成为新蓝海?
下一篇:消费升级、快节奏生活推动下,冻干食品已处于“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