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观察资讯
聚焦“治未病” 预防医学快速发展
2019-06-16 20:00 来源:新营养

图源:摄图网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癌症、慢性病的发病态势不容乐观,全社会都在面临医疗支出增速加快等问题的考验。未病先防,关口前移,这是近年来屡屡被医疗领域提及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来看,慢性病和癌症的预防长期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聚焦热点,从关注疾病本身到聚焦疾病的“预防为主”,中国的预防医学事业正在逐步进入黄金期。
不惧肿瘤 防癌体检应该被更多重视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医学中的一级预防,定期体检是关键的一环。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专业的防癌体检。在近日举行的“2019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上,预防医学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徐志坚提醒公众,公众对于癌症的防控意识不断提升,应认清防癌体检和普通健康体检的区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专家团队表示,防癌体检是在常见癌症的高风险人群中应用有效的检查手段发现早期的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并对高风险人群及发现异常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管理的体检方式,其目的是提高恶性肿瘤的早诊率,降低因癌症引起的死亡。
徐志坚指出,防癌体检的目的是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应通过肿瘤专科医生进行,多采用高分辨率影像检查设备,体检项目是肿瘤筛查项目。而普通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发现常见慢性病,通常用一般检查设备,进行常规体检项目检查。“另外,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我国肿瘤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防癌体检间隔时间也有讲究,要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因素综合判断。徐志坚表示,在肺癌方面,高危人群、一般风险人群可一年进行一次防癌体检;乳腺癌方面,50岁以上人群可一年进行一次超声、2年一次钼靶检查;肠癌方面,5-8年一次肠镜检查;胃癌方面,应根据危险因素分层进行。
“加强恶性肿瘤早诊早治”“防癌体检尽快纳入医保”等关于癌症早诊早治的呼声频频出现,其实,筛查和早诊早治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美国自1991年以来,癌症死亡率降低27%,原因一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加强了对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和肺癌等癌症的早期诊断与筛查,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这也得益于预防医学的快速发展。
盯紧慢性病 警惕肥胖等高发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发出警告,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全球每年因肥胖并发问题导致“胖死”的人口数量至少280万。而据最新资料统计,目前中国肥胖及超重人口已居世界第二位。因超重和肥胖引起的代谢综合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超重、肥胖和盲目减轻体重都不利于健康。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率和慢性病病发率持续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承办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上,国际减重专家、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兼肥胖及糖尿病外科治疗中心主任张能维教授呼吁,公众应该多关注肥胖问题,重视科学的干预。
据张能维介绍,避免成为“大胖子”,预防是重要的环节,比如女性怀孕期间,一定要控制饮食,不要贪图美味而经常摄入过量,怀孕期间控制体重增长速度过快,对孩子的健康也有利。不要宠溺孩子,小儿喂养有规律、有限度,打好身体的基础。而成年人则要注意生活方式问题,作息有规律,合理膳食加上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对于一些严重肥胖的患者,手术也成为了一种积极有效的防控方式。“目前比较常用的减重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和腹腔镜胃旁路术。”张能维介绍说,袖状胃手术,就是把胃裁小,以减少胃容量。胃旁路手术,是在胃的上部建一个小胃囊,从而把胃离食管很近的地方断开,然后跟小肠接在一起。通过手术,改变胃肠道结构,不但会减少食物的摄入与吸收,更会改变体内的激素分泌,降低肥胖人对食物的渴求。“从效果来看,减重手术的目的除了减轻体重,还可以治疗肥胖引发的包括糖尿病、不孕不育、多囊卵巢、高血压、痛风在内的一系列代谢综合征。”
除了肥胖之外,近视、颈椎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发态势已经引起普遍关注。多年来,北京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建设各类示范机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不断传播健康知识、普及健康技能、推广健康行动。
业内专家也提醒,从自身健康管理出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干预手段,早睡早起、合理饮食、科学运动都是关键环节,需要自己真正行动起来,并且能够坚持,才能将发病风险降到最低。
技术创新 健康管理行业未来可期
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预防医学的未来被许多业内人士所看好。一些新技术、新模式也在不断推动健康行业走出一条新路径,让更多专业的机构参与进来。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专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代表团走进了前沿预防医学健康服务机构——优翔生命院,举行“‘一带一路’预防医学发展学习交流会”。本次参观交流旨在探讨预防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搭建学习平台,深化预防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来自尼泊尔、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令人瞩目,作为医学专业留学生,也期待中国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可以造福世界。
交流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副教授史宇晖博士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医疗卫生的支撑,在强化与周边国家合作同时,应加强全球卫生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此外,还应特别注重预防医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为国际化战略合作保驾护航。另外,史宇晖认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将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要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优翔生命院总裁向继贵认为,预防式健康管理将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预防医学行业将会领跑大健康产业。“我们要打造预防医学领域的Costco(美国零售巨头),提供一站式健康交付、高性价比、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曾表示,发展预防医疗已成当前人民健康的普遍需求。但预防医疗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所受到的挑战,既有来自科技本身的风险性,也有民众从认识到了解、接纳到消费的过程。走出“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模式,重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成为当务之急。
有观点认为,健康管理行业将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正是看好预防医学的未来,更多专业机构正在积极参与到健康管理事业中来,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导原则也在促进预防医疗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医院服务外,一些社会机构、资本也在和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与专家合作,基因检测、生物银行、抗衰老干预等新方向力图开辟预防医学的新天地。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转变,预防医学将会呈现更快的发展速度,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营养领跑:聆听这11位演讲嘉宾的分享,免疫市场要怎么做你该有底了
下一篇:玫琳凯、以岭健康、艾兰得、金纽曼思、旺旺、六角兽、壹营养......营养盒子TOP10:给你一个触手可及的营养产业的未来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