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人都在讲互联网思维,那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他的核心内涵互联网精神又是什么?《新周刊》的肖锋说,互联网精神是彻底的自由主义,是削平一切权力山头,是上帝给草民最好的礼物。《新营养》与互联网思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我们不迷信权威,一直在用审视、谨慎的眼光,以新锐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有节制的运用着互联网思维。
之所以要“有节制”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是因为互联网思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他可以在短时间内积聚人气,吸引眼球;用得不好,就会和其他快消品一样,迅速过气,瞬间被淹没。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但不能自我矮化。
亚马逊被问及为何要收购《华盛顿邮报》时,贝索斯只回答说:“但人们还在养马。”我想此说法来源于1964年传媒先知麦克卢汉的一个论断,“新媒体不会取代老媒体,只会将老媒体逼上一个艺术形式。就像汽车没有取代马车,而是将它逼上皇家礼仪;电视没有取代电影,而是将它逼上一种艺术。”这个说法至今仍成立。
不能自我矮化意味着,哪怕中国尚未形成一个阅读社会,哪怕越来越多的人只愿意盯着手机不断刷屏,我们也要坚守传统媒体的阵地,坚守才能成为稀缺品,稀缺品永远都有市场。为什么现如今的很多传统媒体纷纷倒下,他们丢失的不是读者、不是广告客户,是坚持,是范儿。
虽然浅阅读盛行,但垂直化思维仍有市场,这个市场是社会精英的市场。当我们采访这个行业的一些企业高管时,总会问到一个问题,“你还看杂志么?”他们仍看重《新营养》的这种能力,垂直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在他们看来,要把握大势,当然要看杂志,杂志把人带入一种思考状态。这是其他媒体形式无法给予的。
借鉴与坚守目的在于实现自身身为媒体的价值。别人怎么看《新营养》的,这就是这本杂志的价值。
《新营养》的核心价值不仅是话题能力,还在于把这种能力放大到传播营销中去,把自己打造成为传媒整合商。
对互联网思维的借鉴以及对垂直化思维的坚守使我们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影响力使我们吸引并聚拢了大量的优势资源,这些优势资源不仅局限于健康配料或食品行业,上至投资方,下至经销商,《新营养》都有涉猎。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通上下游各环节,将整个媒体平台上的所有资源串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让所有在这个平台上的人都能有所获益,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也是我们价值的最终体现。
而且,我们也在一直沿着这样的思路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尽管偶尔也会有人对“新鲜事物”抱有迟疑的态度,也会观望。但我们仍然从众多志趣相投的支持者那里看到了希望。
就像今天我们举办的这场膳食纤维高峰论坛,他的成型来自于协会的信任、《新营养》团队为读者,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诚心、以及众多志同道合者的支持。
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守住本分并有所期待。守住本分,因为读者对这本杂志有所期待,以前有人说《新营养》的诞生是奇迹,现在修正这个说法,是时代催生出来的。需要表达就有人表达。行业需要这样一本有深度会思考的杂志,所以我们诞生并蓬勃发展。同理,膳食纤维行业发展需要我们振臂一呼,号令群雄共同出谋划策,所以我们才有了今天会议的成功举办。
无论如何,感谢时代,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志同道合者。
声明:新营养网站致力于秉承循证营养学的理念,为广大健康原辅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